“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战略与创新

文/李寿生

  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研究编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南是今年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编制过程中,加强与行业内外的沟通交流,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围绕“十三五”规划指南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谈几点初步的意见和看法。


“十三五”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


  2010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8.8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化学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14亿元。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总量仅次于美国。其中化学工业总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


  2014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06万亿元(人民币)。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4.5亿吨,天然气产量7000亿方,原油加工量9亿吨。我国2014年原油产量2.1亿吨,天然气产量1234亿方,原油加工量5亿吨。经过这三个指标综合测算,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仍未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14年我国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76万亿元(人民币),美国化学品主营业务收入为8050亿美元,折分人民币4.94万亿元(按2014年平均汇率6.1428折算),我国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美国高出77.3%,仍位居世界第一,美国为世界第二。2014年日本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三,德国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6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四。


  预计2015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达15.1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72%,年均增长11.5%;其中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约9.5亿元,比2000年增长86.6%,年均增长13.3%。我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年均增长速度,都保持了世界领先的发展地位,还创造了不少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新亮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之上。


  “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分化明显;部分新兴经济体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仍保持增长,但增速下滑,国际市场需求很难回到金融危机前的高增长阶段。在石油和化工领域,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发达经济体凭借科技创新优势,加快推进原料多元化、产品高端化,中东等传统油气资源出口国也努力向下游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延伸,这些都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剧烈动荡,原油价格大幅下挫,石油、炼化等上游企业受到很大影响,影响行业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的新常态,既面临着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增速仍居世界前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为石油和化工产品创造了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需求。但经济增速换挡、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也造成企业发展中的阵痛,资源环境约束、产能供给过剩、成本上涨过快、产品阶格下降等形成了市场倒逼机制,行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


  一是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待提高。2014年,行业实现利润下降8.1%。其中,三季度则下降17.1%,四季度降幅扩大到23.1%。今年前两个月,行业效益仍延续下滑态势,同比下降61.8%。同时,行业成本持续上升,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84.40元,同比上升0.84元。其中,化工行业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达87.58元,同比上升0.54元,高于全国规模工业主营收入成本1.94元。


  二是产能过剩矛盾仍十分突出。经过近几年全行业的共同努力,部分行业产能增长过快势头初步得到遏制,但全行业产能增长还比较慢,产能过剩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无机化工原料、农用化学品、染料、橡胶制品、炼油以及部分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通用型产品产能过剩仍很严重,而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产能却明显不足,严重依赖进口。随着新建项目陆续投产,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将陷入困境,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典型的资源环境约束性产业。90%以上的原料来自于矿产资源,2014年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9%,硫磺、钾肥、天然橡胶的进口依存度分别约48%、42%和80%。“三废”排放量也一直位居工业行业前列,重大安全环保事故时有发生,“谈化色变”的心理普遍存在,行业形象亟待改善。“十二五”规划万元增加值能耗目标是下降15%,而截至2014年底仅下降7.5%;氨氮、二氧化硫排放指标不降反升。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深入实施责任关怀,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四是创新驱动能力不足。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增长模式,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得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不强成为全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工程化能力较弱,全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约30%,难以对行业转型升级形成有力支撑。行业发展必须转向创新驱动,通过创新形成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优势。


  总之,行业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促进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正在形成。全行业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奋发有为、攻坚克难,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新动力,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动行业经济运行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是全行业“十三五”发展的战略目标


  面对“十三五”行业发展的新起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定位在“向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跨越”的目标上。什么是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至少应该有四个标志:一是要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占据世界技术制高点、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产业核心技术;二是要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三是要具有较强的产业国际投资、经营和贸易的能力;四是要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一流技术、管理人才和享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品牌。这四个标志应该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转型升级和战略规划的方向和目标。


  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跨越,最大的变化应该是行业发展战略的变化。由“跟跑型”战略向“领跑型”战略转变,或者由“跟跑型”战略向“跟跑型”和“领跑型”混合型战略的转变,应该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最重要的改变。“跟跑型”战略和“领跑型”战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战略,“跟跑型”战略的核心是紧紧咬住、逐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水平和差距。“领跑型”战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领跑,技术创新追求的目标是:“行业第一”或者“行业唯一”,市场竞争能力和产品盈利能力追求的是“持久的领先者”。能否实现行业发展战略的转变,能否迈出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跨越的步伐,关键要看我们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关键“变量”能力的提升。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创新能力”将成为“十三五”发展的关键“变量”,这是由“十三五”时期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内在结构的现状所决定的。


  “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环境正在和将要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首先是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北美页岩气革命、中东廉价油气资源的冲击,以及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的突破,使得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原料多元化的特征越加明显;其次是日本、韩国石化产业针对我国市场的结构调整加速,以及欧美化学工业的技术创新升级,都对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是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创新正在出现一系列重大新突破,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转折时期,世界各国都在抓住有利机遇,努力抢占有可能改变自身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制高点。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大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必须加大自身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提升整个产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的力度,依靠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从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来看,一个完整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链,从原始材料起始到市场终端大体可分为五个产业结构层次:


  第一个结构层次为石油、天然气和化学矿山开采业。这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链的始发端,如果没有原油、天然气和诸多的化学矿产,特别是硫铁矿、磷矿、萤石矿等化学矿资源的有效供给,石油和化学工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一个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和化学矿的勘探开发业既取决于技术的优势,更取决于资源禀赋的优势。如中东、俄罗斯石油资源的优势、摩洛哥磷矿石的优势、美国页岩油气的优势等等。


  第二个结构层次为基础石油化工原料加工业。这是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的原材抖基础,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烧碱、纯碱、硫酸、硝酸、盐酸、电石等等,这些量大面广的基础化工原材料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这些基础化工原材料的生产技术都是成熟的,发展的优势主要取决于原料供给、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的优势等。


  第三个结构层次为一般石油和化工加工制造业。这是石油和化工深加工的初级阶段,如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等。这个结构层次的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生产技术属于传统的成熟技术,生产规模一般较大,市场需求比较稳定,是整个产业稳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部分。


  第四个结构层次为高端石油和化工制造业。这是石油和化工技术处于行业高端的加工制造业,主要包括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精细化学品以及现代煤化工等高精尖技术和新市场用途的石油化工产品,这类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特征集中体现在化工原材料的高端性和生产加工技术的先进性上。以纳米材料和电子信息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新突破,使石油和化学工业的高端制造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高端石油和化工制造业引领着整个石油和化工产业未来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个结构层次为战略性新兴石油和化工产业。这个结构层次代表着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新技术的领先探索,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化学制药、高端新材料、环境工程等等。这一结构层次的产品集中体现着前沿技术的创新能力、制高点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未来技术研发领先的优势等。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是世界各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十分显著的大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石油化工大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在产业第四、第五个结构层次上的投人越来越大,抢占未来行业技术制高点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经过“十二五”的艰苦努力,我们不仅在全行业总量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在结构调整上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总体而言,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低质化、同质化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2014年最新的产业结构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行业结构矛盾的尖锐性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性。


  2014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4.06万亿元(人民币),按行业统计十一大类分析,其组成比例见表1。


  如果按照世界惯用的石化产业链五个结构产业链分析,我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技术低端的前三类:即石油、天然气和化学矿开采业,占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整体结构的35%;基础化学品制造业,占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整体结构的17.7%;一般化工产品加工业(包括肥料、农药、橡胶、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等),占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整体结构的47.3%,而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层次的产品我们几乎是空白(2014年现代煤化工和聚氨酯新材料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仁业主营业等收入的2%)。尽管近几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高端化工产品技术上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如煤制烯烃、煤制芳烃、聚氨酯新材料、异戊橡胶等领域都创造了一些领先于世界的技术,但从技术创新的总能力和总水平上看,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品技术结构还是低端的、落后的和同质化的,这就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也是我们必须要承认和正视的产业结构现实。


  因此,“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战略方向应该定在:制定一个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为目标的产业结构升级规划。规划内容既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又要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规划;既要有化工园区特色发展内容,又要有“一带一路”“走出去”行业篇章;既要体现“互联网+”的平台,又要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十三五”期间,整个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自主创新必须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协同推进,力争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能力提升上取得显著的突破和进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十三五”行业发展目标的关键变量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落后、重复建设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过去几十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追赶式、模仿式的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十分稀少。在我国经济十分落后、技术差距十分巨大的情况下,引进一些先进技术还是有条件的,也是不难做到的。但是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化学工业或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时候,这种引进的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流的技术和抢占制高点的技术根本就引进不来,必须依靠我们自己自主创新求突破。面对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行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迫切。能否实现“十三五”行业发展的目标,关键要看行业创新能力这一变量能否真正站在行业“引领”的战略轨道上来。


  今年3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石油和化工行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和体制束缚,激发全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行业发展对接、创新成果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提升行业整体创新能力打开崭新局面。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行业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上。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投资拉动以及下游消费需求的模仿型排浪式增长,石油化工企业长期从扩大生产规模中得到了好处,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收益。当疯狂扩张的潮水逐渐退去,失去创新积累的企业纷纷搁浅,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继续扬帆远航。目前,我们有一批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已经抢占了行业技术的制高点,并且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竞争优势。比如我们的烟台万华和青岛软控分别在MDI和异戊橡胶生产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14年,全行业共有2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顶,其中,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该奖项近十年的空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我们要努力培养一批能够去踢“世界杯”的自主创新典型示范企业,在全球竞争的大舞台上,树立行业创新榜样,以点带面,推动行业自主创新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提升全行业整体创新能力打开崭新的局面。


  二是努力搭建好行业创新平台,为产学研协同创新集聚更大优势。


  石油和化学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强基础创新研究工作尤为重要。石油和化工行业有一批技术能力很强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不少的基础技术研究成果。石油和化工行业也有一批创新活力很强,创新欲望十分强烈的“领头羊”企业,按照行业科技创新规划,把有优势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组织起来,组建一批行业重点创新平台,在一些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且把这些关键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对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力度,具有极大的体制空间,行业协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所说的“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三级跳”的组织工作,我们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要走在前列。


  我们必须按照行业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和向石油和化工强国跨越的目标,继续加大投入,建设一批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突破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鲜土壤,为产学研优势集聚提供更大空间,让科研技术产业化速度和成果进一步提升。


  三是着力培养创新领军人才,为提升行业整体创新能力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讲,“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创新领军人才,但是近年来却出现“有大楼,无大师”的尴尬局面。行业内的不少企业领导也时常抱怨公司没有创新人才或缺少人才,其实对每一个企业来讲,人才的来源无非是两条途径:一条是从外面招揽引进,甚至可以不计成本从世界各地招揽引进一流人才;另一条是下功夫从企业内部培养,这是一条靠得住、成本低、见效快的最现实的途径。其实,只要解放思想,放开眼界,人才就在眼前,关键要看怎样培养、怎样使用。在人才培养方面,光抱怨是没有用处的。从广义上看,企业的员工人人都是创新者,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创新的DNA,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的创新者,关键要看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如何挖掘他们创新潜力。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着企业的今天,而且关系着企业的明天和更长远的将来。有远见的企业家,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舍得投入、舍得下功夫、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扎实的措施,用培训来提高培育创新的能力,用组织来调动员工创新的热情,用实践来建设创新的团队,用激励来培育创新型人才。可以坦率地讲:“名人都是从无名人群中站出来的!”


  以上是我们对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南的一些初步思考,特别是对规划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的探讨,目的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把研究编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南工作做好。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461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1901.html

(0)
上一篇 2022-04-20 13:31
下一篇 2022-04-20 13: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