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问煤制乙醇:原料从哪里来 产品到哪里去

明年8月,陕西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将建成投产,这是在首套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科技示范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世界首套大型煤制乙醇项目。

与该项目同年投产的还有河南利源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焦炉气制乙醇、陕西兴化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年煤制乙醇等项目。预计到2022年底,我国煤制乙醇产能总计达200万吨/年,产业规模雏形已现。另据该项目的工程设计方——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介绍,目前已完成有关项目咨询的产能接近1300万吨/年。煤制乙醇项目的热度正在升温。

那么煤制乙醇真会火起来吗未来市场前景又是怎样会不会重蹈煤制甲醇等煤化工项目产能过剩的覆辙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厘清两条脉络,即上游原料路线如何选择?下游产品路线怎样设计?说白了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值得仔细考量。

首先来探讨“从哪里来”的问题。

煤制乙醇工艺的基本原料是合成气(CO+H),工艺路线可以表述为:合成气—甲醇—二甲醚—醋酸甲酯—乙醇。原料合成气可以来自于煤制合成气,也可以来自于化工行业焦炉气以及钢厂尾气。


技术开发之初,正值我国煤化工产业大发展时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当时的主基调。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碳达峰和碳中和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30年、2060年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考虑到“双碳”目标的约束,以煤为原料制取合成气再生产乙醇面临着较大挑战。

但如果选用钢厂尾气为原料,采用钢化联产模式生产乙醇,则既可以助力钢铁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还可以实现尾气高值化利用,提升企业效益,同时也可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可谓一举多得,业内普遍看好这个路线。有人做过测算,如果将国内钢厂尾气全部用来做乙醇,年产量可以达到1000万吨。

以焦炉气为原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焦化企业可以借此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河南利源和山东荣信的项目采用的就是这条路线。

再来看看“到哪里去”的问题。

之所以会有很多人看好这个项目,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乙醇汽油的推广。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15部委下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实现E10汽油全覆盖。该方案明确规定,E10汽油中添加的是生物燃料乙醇。按照汽油年消费量1.3亿吨计算,乙醇需求量1300万吨。而目前生物燃料乙醇的产量只有300万吨,很显然远远无法满足乙醇汽油的需求。如果国家能够敞开乙醇汽油的大门,煤制乙醇需求量将成倍增长。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不仅涉及政策法规修订、技术标准的修改,还牵扯到相关方利益方,道阻且艰。

好在乙醇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其下游产品线十分丰富,可以作为溶剂,还可以用来生产醋酸乙酯、环氧乙烷、乙烯、乙苯及醚、酮、酯等众多的精细化工品,而且还是医用消毒剂,市场容量足够大。在已经投产和在建的项目中,各家的产品路线也是差异化的,有的生产无水乙醇,有的经过脱水制成乙烯进一步加工聚氯乙烯,还有的直接卖中间产品醋酸甲酯,经济效益也不错,可谓各有各的高招。

为了拓宽市场,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还在加大乙醇下游产品线的开发力度,希望为业主提供更多的选择,避免同质化竞争。


从这个角度讲,煤基乙醇未来的市场前景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

原料路线的多样性与产品的多元化,给煤基乙醇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辗转腾挪,这或许就是这项技术真正的魅力所在。

至于煤制乙醇项目的市场前景到底如何,目前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谨慎也好,乐观也罢,态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志于此的参与各方同心协力,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将市场蛋糕做大。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市场渠道,科学合理地规划原料路线和产品路线,不跟风、不盲从,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市场蓝海。


(转“中国化工报”)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2344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2557.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04-20
Next 2022-04-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