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中国化工报 作者: 薛学通 2296阅读
西部钻探准东钻井公司50580钻井队干部员工在沙海井场聚拢在党旗国旗旁,开展党史教育,弘扬石油精神。(CFP供图)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极大地鼓舞了石油和化工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投身到新时代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回顾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石油精神的源头可追溯到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在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塑造形成了“爱国、实干、创新、奉献”的红色基因和红色传统。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中央苏区等革命根据地创办的兵工厂就设有硝磺部,用硫黄、炭末和自行熬制的硝盐加雄黄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红军打仗急需的火药,有力支援了根据地战斗。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残酷的清乡、扫荡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根据地军民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期间,以陈振夏和钱志道为代表的石油和化学工业战线的干部群众自己动手、埋头苦干,用土办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生产出根据地急需的基本石油和化工产品,不但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大量军用产品,也为打破敌人封锁、发展边区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5月初,川庆钻探川西钻探公司川庆70081队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以激发员工的爱国热情和工作激情。
“埋头苦干”献石油
1935年5月,延长石油厂被陕北红军接管。1936年1月,毛泽东主席率领红军赴山西东征,路过延长县时专门视察了延长石油厂,对石油厂寄予厚望:“要尽快恢复生产,由于油料没有保证,已造成短时间党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我已致电周恩来和左权、聂荣臻想办法,尽快搞到石油。”
1940年,陈振夏被中央军委军工局任命为延长石油厂厂长,成为“中共石油战线上的第一位厂长”。他从未接触过采油和炼油,但他不畏困难,埋头苦干,凭着一股韧劲、钻劲,通过向工人请教学习,逐渐从外行变成内行。1941年,中央军委军工局下达了油厂产量应比上年增加3倍以上的硬指标。陈振夏与同事每天背着1壶水、4个馒头,到处走访老工人,翻山越岭地跑遍了延长县周围的山山水水,终于在七里村测定了井位。1941年秋至1943年初,延长石油厂先后打了5口井,其中2口井都是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旺井,至1943年底生产原油1279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远不止3倍,而是11倍,相当于1935年前14年的总和。”他设计了制蜡机和编芯机,用旧管材制作了锅炉、炼油锅,提炼了动力机用的润滑油和黄油等。延长石油厂渐成规模,汽油、煤油、柴油,蜡烛、擦枪油、油墨、黄油、凡士林等石油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后方,党中央、毛主席等使用的煤油灯的油、蜡烛,机关、学校、工厂使用的油墨、黄油等基本都由石油厂供应。此外,还用一部分煤油、石蜡从国统区换回解放区急需的布匹、药品、电台和枪支弹药等,满足了战争的需要,巩固了边区。
1944年5月,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及职工代表大会召开,陈振夏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获得边区政府颁发的工业模范工作者奖状,毛泽东主席将亲笔书写的“埋头苦干”题词送到他手里,“你是边区‘埋头苦干’的典范,延安之所以能大放光明,离不开你的贡献。”
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党员干部深入生产最前沿调研督导油气上产、安全环保、提质增效及队伍建设等工作,激励全员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夺油上产工作中。
在横亘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分公司90022钻井队全体队员顾全大局、艰苦奋斗、知难而进、为油而战,将石油人的党史学习教育践行在这杳无人烟的荒漠戈壁中。
土办法创造根据地化工奇迹
“缸塔法”制造硫酸、“坩埚炼铜蒸锌”以及“焖火法”加工白口生铁等3项土法制造工艺被誉为人民兵工的“三大创造”。硫酸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制造火炸药的重要原料。常规的硫酸制造工艺有两种,一种是接触法,装置复杂且需要细白金粉做触媒;另一种是铅室法,工艺比较简单,但需要大量的铅板建造铅室。根据地内既无白金来源,也无铅板可取,这两种工艺都无法采用。1940年3月,晋察冀军区工业部技术研究室的张方、张奎元等在河北省完县利用当地出产的陶土缸试制硫酸获得成功,从而创造了缸塔法硫酸生产工艺。
“缸塔法”是将4口水缸一俯一仰地叠放,将中间两个缸的缸底打穿,叠放后粘成一个简易的塔。然后,将几个这样的高塔用陶瓷管上下交错地串联成一套制造硫酸的装置,并用碎瓷片代替小块焦炭,二氧化硫气体、空气氮氧化物气体都通入前塔下部,中间空塔内通入水蒸气,从前塔塔底得到硫酸。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得知晋察冀军区成功制造出浓硫酸后,专门给聂荣臻司令发来电报,称“这是我们工业建设上的一大进步,也是解决工业建设特别是兵工工业建设之关键”。根据地军民正是以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发明出一个又一个“土办法”,使根据地的化工生产得以全面开展。到抗战后期,人民军工基本实现了从“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到“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的重大转变。
长庆油田第六采油厂始终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油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今年以来,公司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夯基础 保安全”清洁文明场站建设专项劳动竞赛,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际行动建设绿色油田。
“热心创造”建基础
火炸药是弹类发射与爆炸的主要能源。抗战初期,根据地兵器生产中使用的高级火药和炸药主要采购于敌占区,或从缴获的炮弹、航空炸弹中掏取,后者有相当大的危险性。如何因地制宜独立自主研制高级火药,为弹药生产提供必不可少的原料,成为根据地军工部门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1938年,毛泽东主席在六中六届全会上提出,“每个游击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等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1939年初,军工局开始筹建火药、炸药厂,由钱志道负责紫芳沟化学厂建设工作。
钱志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南京、太原的化学研究所工作,1938年他通过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被邀到延安与抗日军民共赴国难。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既缺乏机器设备,又缺乏懂行的人才,仅有从西安买回的捏合机、切片机等3台设备,必须“一切从零开始”。尽管他没有见过火药、炸药工厂,但强烈的事业心和边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促使他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设计了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同时,他和沈鸿紧密配合,通过潜心钻研,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成功制造出了酒精分馏塔、乙醚制造设备、“三酸”(硫酸、硝酸、盐酸)制造设备、蒸汽锅炉、脱脂锅、离心脱水机、切断机、打浆机、碾片机、光石墨辊筒机等化工机械设备。试制成功了硝酸、硫酸,1942年实现批量生产。1943年8月,采用汤姆逊法生产硝化棉,成功试产硝化甘油、双基发射药。此外,还生产盐酸、雷汞、硫化锑等化工产品。同年,用马兰草成功制造钞票纸,至1944年共生产约10吨,满足了边区贸易公司印制商业流通券的需要。当时民用产品最缺的是火柴,贺龙要求化学厂做氯酸钾供给火柴厂,他们很快做了出来。自制的氯酸钾不仅解决了军火上的大问题,同时火柴制造也得到了重要原料。
1944年5月,钱志道在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及职工代表大会上也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并为他亲笔题词“热心创造”。同月,《解放日报》介绍了他的事迹,称赞他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模范,在他的坚毅努力与刻苦经营之下,奠定了边区基本化学工业的基础”。
东方物探青海物探七个泉项目工区西北部山高沟深,项目组紧急成立放线突击队,背负设备奔赴排列铺设现场。
为助力塔里木油田抢抓油气上产黄金期,辽河油田216名党员远离家乡、坚守大漠戈壁,奋战在6个生产运维项目上,让胸前的党员徽章绽放耀眼的光芒。
汇聚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根据地化工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付出和牺牲。张方试制雷管时炸残右手;张奎元拆炮弹时腿受重伤。在当时条件下,防护设施很少,烧伤的事情经常发生。有的人被烧掉耳朵、毁容、致伤或致残;因雷管、炮弹和炸药爆炸而献出生命的人更不在少数。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凝结成了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红色血脉,被一代又一代石油化工人继承、发扬,建国后进一步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全行业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继承弘扬石油精神,全力投入到建设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新征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图为《石油精神读本》首发式。(徐岩 摄)
为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石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2019年11月2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中国石化出版社共同组织的《石油精神读本》新书首发式在京举行。
全书共分石油精神总论、革命年代的石油精神、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石油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石油精神、新时代的石油精神、石油精神的主要元素、石油精神的经典故事等七章,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第一次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提炼石油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完善石油精神体系架构的成果。它不仅是百万石油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读本,也是全国产业职工新时期学习石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文献资料。
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薛学通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2612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