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
作者:李训军
近年来,乙烯下游产业不断扩展,乙烯需求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016~2020年中国乙烯消费年均增速达10.1%。得益于此,中国乙烯产能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截止到2020年12月,中国乙烯产能达到3426.5万吨,较2019年增长20%。从原料端来看,中国乙烯产业呈现出原料多元化和轻质化的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油头和近年来增长势头较快的煤头之外,以乙烷裂解为代表的轻烃工艺逐渐受到企业的青睐。
与传统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相比,乙烷裂解制乙烯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装置投资少、乙烯收率高等优势。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宣布上马乙烷裂解制乙烯的意向。
据卓创资讯统计,2021~2025年拟建和在建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产能高达1980万吨。但笔者认为,中国发展乙烷裂解制乙烯,难度太大。
在全球乙烷市场中,美国、沙特是乙烷生产大国。得益于页岩气革命,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烷生产国,其乙烷产量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中国自产乙烷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要想发展乙烷制乙烯,只有依赖从海外市场进口乙烷原料。
2019年8月,中国首套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在江苏投产,当年就促使乙烷进口量大幅增长。
2020年1~10月,中国进口乙烷47.15万吨,较2019年全年又增加了183.7%。根据项目规划,
2025年之前,中国有大量的拟建和在建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乙烷进口将进一步大幅增长,市场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
最新资讯表明,正是因为担心原料来源问题,许多规划中的乙烷制乙烯项目目前迟迟未有进展或被迫放弃。
近年来随着中东乙烷资源的减少及其本土大量乙烷裂解装置的投产,中东的乙烷只能全部用于本土需求。其他乙烷生产国的现状也是如此。
目前只有美国拥有过剩乙烷可以出口。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在中国进口的乙烷中,有95%来源于美国,仅5%来自西班牙、韩国、日本、德国等。
目前中国已经公开的乙烷制乙烯项目需要的乙烷年进口总量超过千万吨。这已经大大超过美国一年的出口总量。因此,有多少乙烷制乙烯项目能拿到稳定的乙烷资源,目前还是未知数。
由于原料来源单一,特别是主要依赖于美国,这将给乙烷进口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现阶段中美贸易关系虽有所缓和,但前车之鉴必须重视。
以进口丙烷为例。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导致当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丙烷数量由上一年度的337.5万吨宽幅下降至150.4万吨。
到了2019年,该数字骤然降至0.2万吨。幸亏及时拓展了中东、东南亚、非洲等进口渠道,中国才避免了丙烷被卡脖子。这种现象未来会不会发生在乙烷上呢?
目前美国乙烷出口能力在23.5万桶/天左右,其签订的出口合同量已达能力上限。
自2018年以来,美国乙烷出口量基本保持在25万~30万桶/天,且出口重心集中在欧洲、印度。
随着装卸能力达到17.5万桶/天的得克萨斯港口码头投入使用,美国乙烷出口能力提升到41万桶/天,其中的17.5万桶/天为出口到中国某企业。美国另外一个出口能力为48万桶/天的港口要到2022年才能投入使用。
海运是乙烷出口的另一重要环节。
目前,8万立方米等级的大型乙烷运输船数量在全球都十分有限,新建需要时间,且租用这种船需要签订长期租船合同。
因此,中短期的乙烷运输存在不确定性。另外,中国尚无乙烷码头建设标准,同时乙烷船舶进出港的航行及引航警戒等要求、乙烷码头装卸工艺设计要求等均有待明确。
综上,无论是美国境内的资源输出、出口设施、远洋船运,还是中国国内的码头接卸、储运等体系都尚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操作模式,各环节均存在一定风险。
乙烷裂解制乙烯路线还要面临未来乙烷价格变动风险大的挑战。
目前乙烷市场仅为千万吨级别,其相对于体量更大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更易受到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而乙烷原料价格剧烈波动,会造成乙烯生产成本的剧烈波动。虽然当前乙烷的价格相对较低,但维持在目前的价格水平很难。从全球乙烷裂解项目的规模以及乙烷出口中国的前景来看,今后乙烷价格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这无疑会加大市场操作的风险,同时让乙烷裂解制乙烯的经济性产生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乙烷制乙烯项目,不能仅现在看上去利润丰厚前景巨大,还要看到未来潜在的风险。
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是唯一的乙烷出口国,但出口能力有限。中国企业必须要找到可靠的供货商或与实力强大的中间商合作,签订长约,才能保证投资的可靠性。
同时,中国企业还必须要锁定乙烷出口终端设施,包括乙烷液化装置、储罐以及泊位,还要有管道将乙烷资源连接到生产装置,同时还要与其液化和出口能力相匹配。
因此,国内发展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一定要避免一拥而上。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1897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