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博弈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

作者:陈卫东

全球碳中和始于巴黎协定。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达成路线。

随着各国碳中和行动大幕的逐渐拉起,越来越多的国家政要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连续不断、反反复复、多国参与的世纪博弈,尽管并非势均力敌。

在碳中和模式,尤其是化石能源逐渐退出的模式下,全球三大经济区域(美国、欧洲、中国)面临着各自的难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

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能源及经济结构、技术装备等方面优势明显。

具体而言,自2009年煤炭消费开始一路走低,老旧煤电机组自2012年开始大规模退役,时至今日,煤炭仅占美国一次能源消费的1/10;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基本脱钩,降低碳排放对其经济影响有限;

已是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纪录保持者,在风电、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占明显甚至绝对性优势。

目前主要困扰在于传统能源和传统制造业等产业衰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是否能很快被新能源相关行业吸纳。另外,美国还面临石油美元的挑战。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是通货膨胀最小、经济最稳定的国家,靠的正是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体系。

由于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决定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换言之,石油产业到2050年已基本难以维持。美元体系的根源就是石油,此举无疑给美元的霸权地位带来强烈的冲击。

欧盟在碳排放碳中和问题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早在2018年11月,欧盟委员会就发布了长期愿景,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归零的目标。

欧盟实现碳中和的优势与美国相似,更希望通过碳中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打造欧元-碳排放体系。然而,虽然欧盟总规模大,但各个国家体量小,单个国家难以挑起重担——成为全球减碳主导者。另外,欧盟实现碳中和目标并不轻松。

一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解决,据欧委会估计,仅实现2030年目标,每年就需要额外投资2600亿欧元;

二是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三是社会公平必须兼顾,新能源给煤炭等传统行业带来冲击,大量失业将影响到国家经济。

中国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98亿吨,碳排放量占全球的28%,经济规模全球占比远小于碳排放量的占比。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单位GDP能耗比欧美高很多。

完成碳中和这场革命的挑战在于:

▶首先,其他经济大国是自然达峰之后承诺的碳中和。美国在2007年实现了能源消耗高峰,同时达到了碳排放高峰,到2019年整体排放已经比2007年下降15.6%;

欧盟2006年达到了能源消耗高峰,同年达到了碳排放高峰,到2019年整体排放比2006年下降22.4%。中国目前还处在高碳发展阶段,2019年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69.7%和47.2%。

这两者上升的时间越长,峰值就越高,归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其次,现在美国人均GDP已经达到6万美元以上,日本人均GDP接近5万美元,而中国人均GDP才1万多美元。不同发展阶段的减排力度和成本是不一样的。中国要实现人均GDP的增长,还要在很短时间内实现碳中和,在人类历史实属罕见。最后,中国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是6%左右,比欧美国家高一倍多,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排放量比欧美国家更大、减排也更加艰难。

除了各自面临的困难外,碳中和一直是各国暗中较劲的矛盾点。

欧洲曾经不止一次指责美国作为排放大国,称其必须为此问题负主要责任,而美国则丝毫没有改正的态度;

发展中国家则抱怨,他们还没发展到足以排放的地步,大国的排放量已经对本国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由于气候变化而遭遇极端天气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能够承担更多,但发达国家却不以为然。即使是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的中国,其碳中和之路同样面临国际博弈。中国是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家,进出口规模都相当大。由于目前美国和欧盟并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国家地位,若上述国家或地区征收碳关税,中国如此大规模的货物贸易和相应的物流运输等都会受到碳税的影响。除此之外,中国7月中旬正式启动的碳市场还面临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难题。

在笔者看来,如今碳中和正在改变世界地缘格局和经济模式,只不过过去上述改变是在战争的硝烟中完成,如鸦片战争促使中国向近现代迈出的第一步、美国自二战后成为了世界霸主。

如今,哪个国家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力并占据主导地位,哪个国家就将成为下一个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的领导者。

从目前来看,能源转型、双碳目标和文艺复兴一样,是由欧洲推动的。显然,欧洲再一次站在了推进文明进步的高地上。

但碳中和将是漫长的过程,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同样有机会在这场大战中弯道超车,异军突起,甚至扛起大旗做一个领导者。

在笔者看来,中国确实是新文明建设中最大的变数。尽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能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普及率低、终端用能成本高等窘境,但中国在低碳能源技术、装备、总包、建设、运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全球性价比最具竞争力,已在世界各国设计、总包、建设了若干个标志性和示范性项目,既可以协助发展中国家现有能源高效化、低碳化改造,又可以整合全球资源帮助他们大规模发展低碳能源。

当前全球碳排放大战越演越烈。

尽管中国的优势不及欧美,但是只要把握好节奏,不操之过急,控制好低碳能源替代步伐,确保能源发展的安全和成本,或许会赢。过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我们是被迫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也是被动求变的。这一次,我们也许可以主动一把,至少不应再是被动角色。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Vj2nG85CAVHCftkVuVMrw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2782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2710.html

(0)
上一篇 2022-04-20
下一篇 2022-04-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