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首场“部长通道”正式开启,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针对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问题,唐仁健表示,我国种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但在质量上与国际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计划用十年时间,通过五个方面的行动打好种业翻身仗。
针对社会对种业安全的一些担忧,唐仁健说,“我想告诉大家要适当放心!”他解释说,我国的种子是有基础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尤其是在有没有、保生存的问题上,两个最基本的口粮小麦和水稻完全用的是自主品种,而且产量还不低,外资企业和外国进口的种子占比分别不到3%和1%。所以种子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样存在危机。
公开数据显示,在种子来源上,中国被外国“卡脖子”的主要是经济作物。例如一些蔬菜,如番茄、洋葱、茄子、胡萝卜、辣椒、西蓝花的种子高度依赖进口。作为“准主粮”的玉米和马铃薯的种子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进口。以玉米为例,洋种子在品质上更具优势,价格远高于国内种子。
今年“三农”话题持续升温,自两会开幕起遍被多位政协委员广泛讨论,再次表明民族种业和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战略地位。
全国政协常委、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认为,我国现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遵循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公约较早版本,对原始创新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跟随仿制性、模仿修饰性育种限制不够严格,再加上种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执法打击力度有待提升,部分地区、部分品种的种子市场中近似性品种泛滥,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市场主体的育种创新积极性。
“只有在法律制度层面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违法侵权的执法力度,营造鼓励创新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彻底改善我国种业创新和发展生态,推动行业繁荣,打好种业翻身仗。”宁高宁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支持杨凌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霍学喜委员认为要发挥杨凌优势,需要从两方面入手:支持杨凌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国家应明确杨凌旱区种业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将支持杨凌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建设纳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十四五”种业科技发展规划;支持杨凌建设旱区种业研发中心、种业展示交易中心、种业企业总部经济中心;支持杨凌依托种子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现代种业科技产业园;支持杨凌示范区举办年度全国种业大会。
支持杨凌开展种业“放管服”改革试点。一是依托杨凌农业自贸区开展先行先试,将杨凌示范区打造成中国种业“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试验区。二是依托杨凌农业自贸区,支持开展农作物种子进口审批,农作物种子出口审批,外商投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审批,外商投资企业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以及农作物种子进出口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等行政审批事项试验和改革。三是建议赋予杨凌示范区国家品种(审定)试验绿色通道主持权。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表示我国粮食产后损失量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减损技术不强、资金投入不够、质量标准不够科学合理等方面。
为了推动节粮减损工作落实落细,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赖应辉建议,制定粮食产后减损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各环节减损目标,将粮食减损工作列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内容,每年进行考核;加强储粮库建设,增强粮库气密性,提高低温储粮、氮气储粮等绿色储粮新技术的成效;加强粮食专用码头建设,全面推行原粮“四散化”运输。同时,他还建议继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扩大粮食产后服务面;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减少农民储粮期间因虫霉鼠雀造成的损失,有效节约粮食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蒋平安表示谁掌握了种子的“核心”,谁就掌握了农业科技的制高点。在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的情况下,中国的种业将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对此,蒋平安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努力打造世界级种业“航母”和国内种业区域龙头企业,抢占世界种业制高点。
“政府可以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种子企业发展,特别在信贷、科研立项、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蒋平安说。
本文系农资导报微信官方订阅号独家发布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新华社 农民日报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1998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