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肥料“忽悠团”等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张桃林这样说!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提交了题为《加快补齐肥料管理立法短板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治理水平》的大会发言。

张桃林表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积造使用有机肥的传统。上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以来,化肥以其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省工省力等优点,使用量大幅增加,逐步取代有机肥成为主要农业投入品,有力促进了作物产量增加、产品品质改良和土壤肥力提升,在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肥料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肥料管理制度。尤其是“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强化登记管理、加大抽检力度、推进减量增效,推动肥料产业健康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张桃林提醒,也要清醒看到,在我国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主要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实践中,目前仅有肥料尚未出台专门的管理法律或法规,还停留在部门规章层级。

而肥料管理立法的滞后,客观上影响了肥料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治理效能的发挥,导致我国肥料行业一些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产能仍然过剩。我国肥料产品品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氮磷肥产能盲目扩张,挥发性氮肥(如尿素)比重过大,高浓度磷肥发展过快,呈现行业性总体产能过剩。

二是生产使用脱节。长期以来,我国肥料生产、监管、使用由多部门分割管理,“工农分离”“供需脱节”问题突出,企业生产什么肥料,农民就被动地使用什么肥料,肥料产品供给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匹配。

三是假劣问题突出。假冒伪劣肥料坑农害农事件仍时有发生,新型肥料“满天飞”,夸大其词现象严重。同时,肥料中非法添加农药成分等问题及其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隐患也不容忽视。

四是施用不尽合理。我国耕地利用强度大、基础地力低、复种指数高,造成肥料使用强度和用量总体高于发达国家。尽管近年来化肥减量增效取得了积极进展,科学施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一些地区不合理不均衡过量施用化肥现象仍然存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给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负面影响。

张桃林表示,肥料管理立法是国际通行做法。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都制定了专门的肥料管理法规,对肥料产品的登记、生产、流通、销售、使用、进出口等各环节进行规范管理。针对肥料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我国水、土、气、生()管理立法经验和国际有益做法,张桃林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启动制定《肥料管理条例》。加快补齐我国肥料管理立法短板,建立健全覆盖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等全链条的肥料管理制度。考虑到目前肥料管理的现实需要,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将《肥料管理条例》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并组织开展立法调研和文本起草工作。

二是理顺肥料管理职责。进一步厘清各部门职责界线,明确牵头部门和各参与部门任务分工,建议成立由农业和农村部、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参加的肥料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把肥料生产、登记、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统一起来,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肥料行业管理机制。

三是加大科学施肥支持力度。巩固化肥减量增效绿色行动成效,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环境友好型施肥制度及相应的补贴政策体系。加强现代农民培育,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节肥技术和新型肥料产品,切实转变施肥方式、提高利用效率。

四是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严控尿素、磷铵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强化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力争创制一批符合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的新产品。引导肥料企业向农业产业链终端延伸,培育生产、服务一体化发展新业态,探索构建生产、物流、科研、推广、使用五位一体的综合农化服务体系。

五是强化肥料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作用,加强人员队伍和条件能力建设,建立与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部门的协作机制,开展联合监管、联合执法、联合惩戒,推动监管执法向基层延伸,重点整治无证生产、流窜造假售假、“忽悠团”等。同时,进一步加强肥料标准制定工作,健全标准体系,不断提高肥料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

本文系农资导报微信官方订阅号独家发布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2045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1396.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04-20
Next 2022-04-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