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作英: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王作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定要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她从科研单位建设和人才激励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王作英告诉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多次强调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科研工作在乡村振兴中责任重大。”

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种子培育是关键。从育种角度,王作英建议国家要大力支持种子研发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研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作用,让种子具备自主战胜自然灾害等危害的能力,从根源上减少农业损失。

“对玉米来说,病虫害、倒伏等问题是减产的元凶,机械化收割是农业生产的需求,我们在育种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些因素,培育能够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需求的品种。”王作英说。

“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攻关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倡导的,实践证明也是加快新品种培育和推广的有效方式。”王作英介绍,她和团队开展的玉米病虫害抗性评价,就可以帮助育种企业做好种质资源的早期鉴定,寻找优质的基础材料,降低研发成本,少走弯路,尽早推广。 

王作英特别提出,国家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有科研地域特色及科研优势强的市地级科研单位。她提出,不同生态条件下培育出来的种子,有不同的特性和优势,因此要保护好具有地域特点的种质资源。

针对区域科研单位,可以从项目申报和人才激励两方面给予支持。一是科研项目及研发资金下移。可通过研发项目申报立项来选择下移和去向,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新业态。二是充分调动、激励科研人员研发积极性。健全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对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给予进一步引导、支持和激励。

王作英多年从事玉米抗病育种和植物保护工作,是国家东北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玉米病虫害抗性鉴定与评价主持人。在一线工作中,她体会到,“农业发展需要大批懂农业技术人才去规划、实施和创业发展。”她同时建议,国家要制定激励机制,形成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的新态势,让农业人才有成就感、归属感,成为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力。

……………………………………………………..

本文系农资导报微信官方订阅号独家发布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2029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1409.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04-20
Next 2022-04-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