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谈中国创新文化及科技创新 | 清华经管说

中国近年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指数达到前15位就进入了创新型国家。应该如何看待当下的创新文化?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又需要怎样的创新文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畅谈创新文化,本文摘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陈劲:“现在一谈创新普遍提到的就是增加投入,但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样重要。只有社会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我们的创新成果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  

图片

《瞭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文化?

陈劲:当前,全球技术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兴技术领域正加速向传统领域交融渗透、持续扩张,创新的组织模式日益趋向分布式、扁平化、开放化、集群化、虚拟化发展,新型创新组织不断涌现,新型创新平台日渐兴起,创新生态日渐多元,亟待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既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实现有组织的创新和自由探索的有机结合。

《瞭望》: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营造创新文化?

陈劲:在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方面,一是大力宣传科学理性精神创新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倡导百家争鸣、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允许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广泛探索和合理失败,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二是尽快建立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更大压力。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相关法律措施使创新者能够有尊严、有保障地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绩效。

对企业创新来说,创新文化的营造需要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或者创业精神,这里既要发挥企业家探索未来、风险决策、持之以恒的经营风范,也要不断激发全体员工的好奇心、自由探索但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换言之,发挥企业家精神、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企业创新文化的根本。

同期,陈劲教授在《瞭望》的另一篇文章中,谈及科技创新话题,以下为内容节选——

中国创新新崛起

在谈到中国创新的前景时,陈劲更为乐观。他说,从历史视角看,世界科学中心曾从意大利先后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并在1920年后逐渐迁移到美国。“未来几十年中国将可能在现有工程优势的基础上,逐步确立自己的技术、科学优势。” 陈劲说。

“我国已经是GII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表现已经亮眼,但是应该说,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看待我国创新水平。GII中的论文、专利等评价指标主要用人均进行计算,适合人口少的国家。例如排名靠前的瑞士、韩国都是袖珍小国。而且这一评价指标没有考虑到创新质量,即工程科技对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对人民生活的便利等。如果考虑这些因素,我们的排名会更好。”陈劲说。

攻坚原始创新

现在显示的一切还仅仅是开始。中国正加紧布局调整,尽快补上短板,特别是备受关注的原始创新不多。2012年,《科学美国人》曾刊登文章,称中国的科学能力水平仅为美国五分之一。“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当然发展迅速,但整体讲,还是技术跟踪进展快,基础研究相对慢。如果说目前我国的技术开发能力达到美国70%左右,那么基础研究水平方面,我国也就在美国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 陈劲说。

随着更多领域挺进“无人区”,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和艰难益发凸显。陈劲谈到,要在确保基础研究获得长期稳定支持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等的不确定性,不能要求项目都要成功,也不能要求项目都要立竿见影解决市场应用问题。基础研究要格外注重知识积累,把持续资助和团队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聚一群“头部”人才

对原始创新等科创活动来说,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有拔尖人才难有前沿突破。特别是未来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多替代普通人的工作,普通人才的稀缺程度势必将降低,拔尖人才的作用势必将强化,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国本土培养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迄今仅1人,这也映射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头部”科研人才不足的现状。

陈劲表示,未来要在无人区引领科研方向,需要一批精英人才。这些精英人才要有前瞻性,能够瞄准未来10-20年进行探索,特别是要能够提出比欧美科学家更超前的研究假设并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

通常而言,高精尖人才来源有二:一是教育兴盛、培养人才;二是环境优越、吸引人才。陈劲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以培养常规人才为主,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从上大学起就开始专业教育,学科边界清晰,学术背景单一,这样基础知识不雄厚,同时难于打破学科边界,高端科技人才培养进展缓慢。他建议今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高校基础学科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加快国内顶尖人才培养。特别是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一方面加强通识教育,另一方面则要打通理科、工科、文科、社科等的学科边界,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

多一些科技雄心

顶尖人才往往需要从被动的跟从转为主动的探索。但长期处于引进、吸收阶段,不少科研人员养成了“拿来主义”的习惯——遇到问题先考虑外国同行怎么想,再观察外国同行怎么办。这种一做题就想翻答案的习惯,消磨了一些科研人员的钻劲和闯劲,也稀释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某种程度上使其安于“外包工”的角色。

这需要科技创新相关人员调整思维方式——从跟随者的频道切换至原创者的频道。这样的调整有赖于体制机制的完善和文化环境的浸润。

一方面,创造有利于原始创新、基础研究等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让科学家能够潜心搞研究。据陈劲观察,我国目前相关体制机制正在不断优化之中。比如科技评价就正在将完成国家重大需求和科研的自由探索有机结合起来。他提出以后还可设置更多先导科研项目,让更多超前研究实现创新引领,还可强化科学公有、团队协同,让科研制度更具中国色彩。

另一方面,则要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社会风气,引导公众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并通过科普让公众理解创新成果,使科技创新真正进入社会,为人尊崇,充分释放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创新力量。

教授简介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兼任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

30年来,着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应用体系,是整合式创新、有意义的创新等创新范式的提出者,是全面创新管理的核心研究者之一,是国内最先开展自主创新、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研究的学者之一,也是“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建立者。迄今,获省部级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并获得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奖(学术类)等。

内容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2215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1512.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04-20
Next 2022-04-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