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
国之伟人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这位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为了“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奋斗了近70年。在肥料业界的心目中,袁隆平领导下的杂交水稻高产成就,正是良种良法与不断创新的肥料产业密切合作创造的奇迹。《农资导报》正是这个奇迹的见证者和讲述者。
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与肥料企业有着长期亲密的合作。让我们梳理近20年的时光,讲述袁隆平与肥料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2008年是个标志性的年份。2008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国辉与《农资导报》展开合作,出任理事会顾问,借助媒体平台,开始与农资企业开展大面积合作。
2003年,袁隆平首次与农资企业合作,出任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杂交水稻良种良肥技术创新工程技术顾问,成立专门研究推广机构——杂交水稻专用肥研究部与开发部,双方合作开创了种植业和肥业密切联合的先例,克服了种植业、肥业相互脱节的问题。袁隆平为西洋肥业题词“大力发展西洋肥业,促进粮食高产优质”。
2004年,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开始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创出一条优势品种和优质肥料相结合的新模式。超高产水稻肥项目对国家超高产水稻育种和产量达产达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袁隆平院士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了获得高产,减少农民投入,中阿根据超高产水稻的需肥规律,合理搭配氮、磷、钾营养比例,科学补充超高产水稻生长需要的中微量元素,配套研制专用的超高产水稻肥料,进一步设计全套的水稻栽培、管理农化技术。
2006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签署了“汉枫SCU超级稻节氮高产栽培的配套施肥技术研究”合作协议,将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的SCU硫包衣尿素引入国家级试验课题。这种新型合作模式的诞生也引起业内关注,不仅为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协作找准了切入点,更为企业创新成果获得权威性和实现快速推广拓展了新思路。
2008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史丹利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开启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双方在我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实施上牵手合作,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杂交水稻的良种、良法配套,加快推进“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2010年,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与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五年内,中化化肥将发挥资源和产品优势,实现超级稻与优质肥的强强结合,为“杂交水稻900公斤”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提供强力支持。
2015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山东金正大集团在湖南长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构建“杂交水稻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即通过整合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及基地中的科技资源,集成多方优势,共同打造以发展杂交水稻为立足点,以良种良法为杠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开启了“科企互动,共同促进、实现双赢”的杂交水稻产业技术研发新篇章。
2015年,湖北新洋丰肥业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袁隆平被聘为新洋丰肥业特别顾问。协议约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以其“四大工程”为平台,以现场观摩会、专家评议会、鉴定会、学术交流会以及年度总结计划会等多种形式与手段,全面示范推广新洋丰肥业研发的适合不同超级稻品种、不同种植制度、不同生态类型的超级杂交稻系列专用肥。
2012年,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在湖南长沙举行。硅谷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缓释肥肥种配套技术科技正式应用在袁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上,希望能打破亩产1000公斤水稻的世界高峰。2016年11月,由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超优千号”在水稻示范基地亩产达到1082.1公斤,实现了每公顷16吨的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再次创造了水稻高产新纪录。
本文系农资导报微信官方订阅号独家发布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2414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