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报】“双循环”格局下能源和化工产业前瞻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2020年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双循环”新格局的理念方针应势出炉,并迅速成为中国政经朝野的一个热词。

那么,“双循环”新格局对中国能源和化工产业将带来哪些重大影响和变化,产业又该如何在“双循环”中,更好地推进既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走出去和全球化发展等各项工作呢?我们试图对此作一简略的剖析与前瞻,以期抛砖引玉,引发业界对此重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智库研报】“双循环”格局下能源和化工产业前瞻

(CFP供图)

“碎片化”世界前景浮现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二战后由美欧所开创和主导的全球化行进半个多世纪后,伴随着全球化1.0版似乎行至山穷水尽之处,天下大势也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0庚子之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美国集团的加速“内卷化”,仅仅大半年光景,国际局势之波诡云谲,已让很多人直呼“光见证历史”了。而事实上,这可能仅仅是一个开端,作为亲历者我们平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事,都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数十年间次第发生,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另一种诠释。

打着“美国优先”旗号上台的特朗普,是美国盛极而衰转折点上必然出现的产物,代表着美国霸权“无可奈何花落去”“亡羊补牢犹未晚”等交织的复杂心境。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美国和中国作为新陈代谢世纪剧目的AB角,其截然不同的防控成效必然带来截然不同的前途命运,从长期看将加速新陈代谢的进程,从短期看则将显著加剧博弈摩擦的激烈程度。

【智库研报】“双循环”格局下能源和化工产业前瞻

在此背景下,美国及其追随者近期炮制的一系列闹剧,释放出了明显的“遏中脱华”策略动向:一方面是遏制,以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和龙头科技企业为标志,试图在引领21世纪的若干科技制高点领域持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是脱钩,将中国从全球化的体系中剥离出去,试图通过与中国的经贸脱钩建立一种新的市场格局与秩序。“西方开创和主导的全球化,结果中国搭了顺风车、占了大便宜,现在到了重新算账和洗牌的时候了”,这是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所在。

但中国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比较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尤其是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正在持续升级的消费水平,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听之任之坐以待毙,排除外部纠缠和干扰、继续聚焦发展和伟大复兴冲关,中国还有很多的牌可打。

这样演变的结果,就是很可能出现一种谁都不愿意见到的情景,即未来可能出现一个“碎片化”的世界,这将是一个混沌兼混乱的时期,并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之久,其终结的标志,是不可阻挡的中华复兴进程充分发挥其外溢效应,重新砥定世界之大格局与新秩序。

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世界里,传统的以联合国、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等为组织基础,以美元为统一结算货币根基的传统国际化将不断被削弱甚至最终走向名存实亡,大一统格局将分解为若干个貌合神离、既有交叉又独立运行的小体系,即呈现为一定程度的“碎片化”。若以中国悠久的历史比鉴之,这样一段“碎片化”的时期,虽然可能不及中国历史上战国七雄、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那般的混乱凶险,但肯定会比历史上的“三国演义”更加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

“双循环”是应势升转

大变化对应着大勇气和大智慧,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对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当前时局观之,这一理念方针的影响可能极其重大和深远,将至少贯穿“两个一百年”过渡的数十年之久,是中国在国运升腾的关键阶段、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应对外部环境剧变而采取的关键一招,这已经越来越成为有识之士的先见共识。

“双循环”是新理念和新提法,但它又绝非迫于压力的另起炉灶,而是既定的战略部署顺应形势变化的一种延展与升华。按照既定的部署安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和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几项中心工作,而在“双循环”的新体系中,这些工作依然处于重要位置,两者是完全相融相通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先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的需求显著升级了,但供给却没有及时跟上,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的现实背景。以建立与新需求相匹配的新供给能力为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于2015年,经过几年的探索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落后产能淘汰和退出成效卓著,新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与增强。目前这项工作已行至深水区,加快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供给体系,依然显得重要而紧迫。

而在“双循环”体系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了升华,就供给谈供给变成了供给与需求的衔接联动。对于“国内大循环”而言,最高层级的循环莫过于供给与需求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如果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构建满足需求的新供给体系还具有主次性和单线性,那么在“国内大循环”下,更高品质的需求促进供给的持续进步,供给的进步发展促进需求的持续升级,以及供给创造新的需求、需求创造新的供给,就已经完全找不到供给与需求谁先谁后、谁主谁次了,两者交融为密不可分的一体,这恰是“循环”的要义。

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同样是如此。中美磕磕绊绊走过的近3年间,让国人明白了一个真理:国家比拼的是实力,落后就要被动挨打,这句老话并没有过时。所谓内因决定外因,搞好国内自己的事情、聚焦发展的主题主线,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当前,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近14亿人口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竟然还面临着内需不足,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悖论,恰好说明充分激活国内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自己脚下的宝藏都不能去挖掘,那还能指望在别处去淘到金吗?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很好地解开了这个悖论。以高质量发展为魂,以国内需求和国内供给良性循环起来为体,就能真正解决中国经济社会不断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问题。因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更像是一种宣示,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执政理念更好更充分落地的体现。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亦是如此,与“双循环”是高度相融相通的。可见,即便没有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弊,“双循环”理念方针的出炉也恰逢其时,只是外部环境的风高浪急,更强化了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内大循环”能源化工之机

以问题为导向,“国内大循环”的建立目前面临着多层次、多环节的阻碍或短板,破除这些阻碍、补齐这些短板,也就带来了作为和机遇。

“国内大循环”中最高层级的循环莫过于供给与需求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生产规模很大但整体层次不高、需求相对不足但升级较快,国内产需之间的大循环很明显是不通畅的。如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很显然主要矛盾就表现为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强大国内消费市场,让老百姓既有钱花、敢花钱,又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消费服务和体验,就成为一项有针对性的关键举措。

但提振内需,久久为功已多年,谈何容易。“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李克强总理抖露的最新家底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现实之痛。缩小贫富差距、激活国内需求,除了在制度顶层设计上对沿用了数十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方针做出一些调整,真正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外,还有几项具体的技术性工作也很关键。

国内的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差距,东部富而西部贫;二是城乡差距,大中型城市已基本接近中等发达国际水平,而广大农村地区还是停留在第三世界的发展水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还很不充分。

【智库研报】“双循环”格局下能源和化工产业前瞻

补齐地区差距,重点在抢抓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尤其是西部大开发需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预见,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下,我国西部大开发世纪工程将要进入新阶段。作为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现代煤化工等煤基能源化工产业、油气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将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政策新春天。尤其是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更加值得期待。2020年全国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并将其置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优先位置,这是有明确所指的,释放出重要的信号。


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的国内大市场,发展规模型、高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是关键一招。在这方面,国内化肥、农药、农膜等农化企业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探索,在新型肥料和新型农化服务等方面摸索了好的经验。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推进、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持续壮大,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第一波老龄化高峰的即将过去,中国“三农”事业的世纪新图景正在浮现出来。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涵盖原料供给、要素配置、生产、市场、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融合衔接就需要更加强化。从原料供给来看,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越过70%的警戒线,对下游炼化和化工产业的“国内大循环”支撑已经很薄弱,潜藏的风险显而易见。相对而言,国内煤炭资源完全独立自主,现代煤化工等煤基能源产业的“国内大循环”根基更为牢固。正因如此,中国化工报社在今年5月发布的《能源化工“金三角”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虽然暂时来看现代煤化工的竞争力整体还弱于石油化工,但现代煤化工兼具战略性和经济性,具有更高的产业稳定性和安全性,理应成为国家能源和原材料安全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外从要素配置来看,以高质量发展为指针,“国内大循环”就必然要求包括人才、资金、水电气、运输等在内的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市场化、公平化和高效率;从市场和消费来看,就必然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营商营业环境,规范净化市场,建设高质量的竞争机制和高质量的消费市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还必须对若干事关重大的产业短板和空缺予以填平补齐。华为、中兴以及一大批中国高科技领军企业被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施以霸凌,高科技产业被卡脖子之痛与危,凸显出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和集成度依然很不充分。仅以新基建的龙头5G产业为例,光靠一家华为的孤军突破是走不远的,需要原材料供给、制造体系、应用推广、消费市场等全链条实现独立自主和良性循环,才是长远固本之计。

高端原材料是一切高科技产业的根基和起源,实现芯片、5G、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决胜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发展,摆脱受制于美国的危局,尤其应首先从电子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功能性材料等高端原材料入手,加强基础研究和攻关,夯实高精尖产业的支撑能力,这项工作极为重要和紧迫。2019年,肩负振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重任的科创板鸣锣开市,一大批高端原材料企业率先上市,并迅速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已经提前剧透了中国高端原材料产业的光明未来。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对于能源和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是一个促动和机遇。一则动辄“世界级”的野蛮扩张、任性发展的空间将被大幅压缩,对于落后产能和低效投资将带来持久地遏制;二则扩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必然以更注重效益为指挥棒,企业能不能创造税收、能不能扩大就业、能不能创造利润、能不能持续提高员工收入,将被置于继产业“准入”之后的第二道“准生”红线关卡,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

“国际大循环”赋能出路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紧跟着的是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意味着“国际大循环”并不是要偏废,而是要更好地支持和赋能“国内大循环”,并起到丰富与补充的作用。这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的宣示一脉相承。

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开放和交融是人类社会跨入现代文明后一直延续的主流价值观。美国及其追随者近期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小动作,实质无非就是想把中国从全球化的共同体系中切割出来,逼到逼仄封闭的边缘角落里去自生自灭。如果我们迫于压力或者自甘走向封闭,那就等于遂人所愿正中其下怀。

【智库研报】“双循环”格局下能源和化工产业前瞻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观看表演时,与美国总统卡特一起向观众致意。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富起来的大门。毫无疑问,中国是美欧开创和主导的全球化1.0的重要受益者,开放也即成为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但时过境迁,随着新陈代谢重大转折的到来,顺风车可能不会再那么好搭,摩擦和矛盾陡然升级,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可开放的大门又只能越开越大,因此“国际大循环”的构建便有了鲜活的现实意义。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非凡的远见和洞察力,为中国构建“国际大循环”新体系并进而为世界探索全球化2.0做好了铺垫。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共建“一带一路”我们有了丰富的经验与心得。随着后期中美博弈的演化,“一带一路”的建设快进抑或是缓进,中方掌握着主动权进退自如。

从能源和化工行业来看,除了油气资源生产能力较为薄弱外,中国的炼化、煤化、化工产业规模已雄踞世界第一,同时中国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对能源化工产品构成强有力支撑。这都决定了,共建以中国市场为中心的的能源化工“国际大循环”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是一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在弱化,欧洲、中、俄的影响在上升,中国与中东地区围绕油气开发及综合利用的大循环富有想象空间;中国与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油气能源合作领域可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层次上有一定的梯度,国际产能和市场合作也尚存在非常大的空间。走出去、引进来,构建能源和化工产业的“国际大循环”,对于所有参与“一带一路”共建的国家及地区都将是福祉。

在非洲,已经有北部非洲发展的样板和希望之角埃塞俄比亚;在亚洲,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合作共建的新样板工程正在崛起;在南美,从智利、秘鲁再到圭亚那,合作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倡议以其“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拥有蓬勃的活力与旺盛的生命力,为开创真正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2.0新道路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希望。

当前在中国外部发展环境剧变的背景下加快构建能源和化工产业的“国际大循环”,尤其需要更好地践行包容共享理念,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获得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说发达国家获取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赚取全球市场超额利润,从而加剧全球发展失衡的全球化1.0已逐渐沦为逆时代潮流的糟粕的话,那么全球化2.0能够取而代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它是崇尚包容、平等、合作、普惠。中国能源和化工企业也正在更多地探索“产业链就地培植”的新模式、新路径。产业链就地培植,于所在地国家而言能分享更大的发展红利,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于中国政府和企业而言能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和市场压力,还能通过产能的全球优化布局分散风险,缓解来自西方国家的集中缠斗压力。

一言以蔽之,虽然适应外部环境的剧变,我们做出了“双循环”的应变之策,但这既不是牵强勉强,也不是被动无奈,缘于我们一直有一双向前看的眼和一颗开放兼济天下的心。



作者:中国化工报社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转公众号“ 中国化工报”)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1083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657.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04-20 12:56
Next 2022-04-20 12: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