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乙二醇期货可影响全球定价!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

作者:戴煜敏


纺织品出口扩张带动聚酯产业兴起,乙二醇产业和乙二醇市场则伴随聚酯产业发展起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踏上了成为世界工厂的征程,中国的乙二醇市场也从那一年开始蓬勃发展。

当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市场和贸易市场。

2020年,中国表观消费量预计接近1900万吨,而同期北美、欧洲、中东(非洲)表观消费量合计只有730万吨。

价格是一个商品最重要、最直观的外显表征,而定价机制反映了市场的内在逻辑。那么,随着产能的扩张,国内乙二醇定价机制是如何演进的?现在对全球价格有何影响力?

交易形式从合约、现货到期货

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内在驱动下,中国乙二醇产业的主要市场模式和定价机制也在不断演化,大致经历了供应商定价、现货市场定价、电子盘定价、期货市场定价等不同阶段。

现阶段已经演化为期货市场定价机制。

在2000年以前,中国乙二醇市场规模较小,相对封闭,是典型的卖方市场,由供应商定价。国内是中石化结算价,进口则是外商的亚洲合同倡导价(ACP)。

2000年,国内乙二醇表观需求量是196万吨,其中进口量为105万吨,进口依存度为53.6%。该阶段国内乙二醇主要是中石化体系供应,进口主要由中化系公司进口,几乎没有第三方现货贸易市场。

在2001年到2008年阶段,除了供应商定价,还出现了现货市场定价。

中国入世后,进出口贸易逐步繁荣。国家对自营进出口权逐步放开,加之银行开展进口信用证授信业务,乙二醇进口现货业务和以此为基础的内贸现货业务蓬勃发展起来。

2008年,国内乙二醇表观需求量为678万吨,其中进口量为522万吨,进口依存度接近77%。在原有合约市场的基础上,以浙江宁波、江苏张家港为代表的乙二醇港口现货市场兴起。该阶段市场存在合约的供应商定价和现货的市场定价两种机制。

从2009年到2012年,现货市场定价成为国内乙二醇市场主导。

2008年,全球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商沙伯基础工业公司(SABIC,下称沙比克)进入中国市场,其当时产能达664万吨。由于自身产能庞大、中国市场需求量巨大,沙比克第一个使用均价体系对中国市场销售,即以月度算术平均值为基准,以现货市场的日成交价进行定价。

这打破了中国原有市场供方结算的定价体系。

2012年,中国乙二醇表观需求量增至1100万吨,其中进口量为797万吨,进口依存度仍达72%。顺便提一下,从这以后,中国乙二醇市场逐步进入了买方市场。

从2013年到2018年,电子盘定价成为主导。

随着市场壮大,追求更高的交易效率和更流畅的信息渠道成为必然,国内乙二醇市场自发出现了远期纸货贸易及电子盘市场。这也满足了市场对交易杠杆和卖空的需求。此阶段国内甚至全球的乙二醇市场主要由江苏的华西村电子盘定价。

以华西村电子盘为代表的乙二醇电子盘初步具备了期货的功能并有一定影响力。但市场各方对地方盘的安全存在顾虑,认为华西村的村盘决定了全球的乙二醇市场价格很不合理,而且村盘没有真实反映乙二醇市场的价格水平。这也导致其规模难以做大,还易受到资金的干扰。

2018年,中国乙二醇市场表观需求量增至1666万吨,其中进口量为982万吨,进口依存度降至59%。市场对乙二醇期货上市的呼声进一步增强。

2018年底,中国乙二醇期货上市。至今,国内乙二醇以期货市场定价主导。期货成交活跃,充分实现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服务产业功能。

不同交易形式价格体系亦不同

所以,现阶段,中国乙二醇市场形成了合约交易市场、现货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并存、期货交易市场为主的局面。

合约交易市场是乙二醇最主要也是最悠久的交易市场。一般是长约销售模式,以年度(一年或多年)为合约履行周期,按一定的合约价格公式计价,约定一定的量按月交货。

合约交易市场主要分为美元外盘合约(国际市场进口合约采购)和人民币内贸合约(国内市场人民币合约采购)两种。作为乙二醇最大的下游市场,聚酯企业最重要的乙二醇采购模式就是合约采购,一般占其全部采购量的80%以上。

现货交易是买卖双方随行就市商定价格的交易,主要在公开市场进行。乙二醇现货交易主要发生在贸易商之间及贸易商与工厂之间。

进口现货市场主要以船货到港价(CFR)的华东/华南主港美元计价,内贸现货市场则主要以华东/华南市场库区自提货人民币现款计价。

内贸现货交易,一种为现货贸易(近期实物交割);另一种为远期现货贸易(市场又称之为纸货贸易),特点是实物交割时间在一个月或两个月后,具体由双方约定。

期货交易则是当前国内参与资金量和成交量均最大的交易。

2018年12月10日,乙二醇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交易代码EG,以新国标聚酯级乙二醇为标的,为连续月度合约交易,进入交割期后在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实物交收符合交割质量标准的乙二醇。

乙二醇的合约、现货、期货等交易对应的价格体系也有多种。合约交易主要采用结算价法和均价法,现货和期货交易则主要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和点价定价法。

结算价法,一般是指供应商在月底公布一个乙二醇月度结算价,作为当月度乙二醇交易的实际销售价格。

乙二醇结算价体系是在2000年以前形成的定价方法,体现了卖方优势。其中,进口结算价为亚洲合同倡导价,国内市场是中石化结算价。

自2008年以来乙二醇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亚洲合同倡导价基本就不发挥作用了,中石化结算价也逐步接近市场均价体系。

均价法,一般指月度均价,以计价月度内现货市场工作日成交的日均价(计价日成交的高价、低价进行算术平均)的算术平均值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一个修正值。

内贸月度计价周期一般为上月的26日到下月的25日,主要是为了方便自然月内的调价和开票。

外盘美元月度均价略微复杂,从计算日均价到周均价,再到月均价。而周均价取值可能会跨月。均价法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市场成交价格水平,故成为当下合约交易市场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计价方法。

随行就市定价法亦称通行价格定价法,即在现货市场,买卖双方各自递报价,市场理论上经过无数次博弈,最终形成纳什均衡,而形成的成交价格。这是一定时期内市场真实价格水平的反映。乙二醇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皆采用此定价方法。

点价法又称作价,是指以某产品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期货价格加上或减去双方协商同意的升贴水来确定现货商品价格的交易方式。

点价法以期货市场价格为基础,是期货市场价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期现升贴水的波动幅度要远小于期货。

在目前阶段,乙二醇的点价,特别是后点价交易已成为现货市场的主流交易模式。

中国期货价格影响传导到全球

期货市场以开放性、公平性、透明性、即时性的特点,几乎引入了市场全部的利益相关者。

中国乙二醇交易模式从单一合约交易发展到合约交易与现货交易并存,到出现远期纸货交易,再到出现期货交易,乃至目前以期货交易成为主导,其发展符合市场发展的逻辑也符合市场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乙二醇期货市场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乙二醇期货市场,已经实现了对全球乙二醇市场的价格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市场以及最大的贸易市场,预计2020年表观消费量接近1900万吨。

国外乙二醇产业及市场相对成熟且固化,生产商以合约模式供应本地市场,富余产量几乎全部销往中国市场。因此,北美市场的美洲合同倡导价(ACP月度合约价格)、欧洲市场的欧洲合同倡导价(ECP月度合约价格)以及中东市场的合约价都要参考中国市场,以国外厂家出口到中国市场的价格为基准结合运费等进行月度合约定价。这就是中国乙二醇期货价格决定市场价格,进而影响全球其他主要市场价格的原因,体现了中国乙二醇期货市场的全球定价影响力。

本文系石化产业观察官微订阅号独家发布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1902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1348.html

(0)
上一篇 2022-04-20
下一篇 2022-04-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