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建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国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对“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建议。

 

一、“十二五”发展情况

 

“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的外部环境,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大力推进“调结构、转方式”,全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预计2010-2015年,石油和化工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投资、利润、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5%、12.3%、14.8%、-1.6%、2.9%。其中,2015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3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58.8%;税金总额达到1.03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税收比重的21%左右,位列工业行业之首。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和原油加工量分别居世界第四、第六和第二位,无机原料、乙烯、甲醇、化肥、农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化集团、中国化工、延长石油在世界500强排名不断提升;湖北宜化、天津渤海化工、上海华谊、云南云天化等大型地方企业的化工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500亿元。2014年,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达到864家,比2010年增长1.66倍。

(二)油气供应保障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按照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开拓海域的原则,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显著成绩,储量保持高基值增长,原油产量稳定发展,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预计到2015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65亿吨以上,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5万亿立方米,产量超过1300亿立方米。非常规油气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页岩气产量50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44亿立方米。

油气管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已基本建成国内原油、成品油骨干管网。截至2015年,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里程约10.5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6.4万千米,原油管道1.8万千米,成品油管道2.3万千米,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油气通道。已建成LNG接收站11座,总产能4080万吨/年,在建LNG接收站5座,总产能1600万吨/年。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达到×××万立方米、商业储备达到×××万立方米。

(三)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区域布局进一步改善。石化产业基地和化工园区迅速发展。已建成42000万吨级炼油基地(茂名、宁波、大连、上海)、1200万吨级乙烯基地(上海)、8100万吨级乙烯基地(天津、南京、宁波、茂名、大庆、独山子、抚顺、惠州),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环渤海湾碱业、云贵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钾肥等大型化工基地以及蒙西、宁东、陕北等现代煤化工基地。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产业集聚能力持续提升,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入园率约45%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国成品油质量升级步伐显著加快,2014年起全面执行国Ⅳ汽油标准,2015年起全面执行国Ⅳ柴油标准,北京、上海以及江苏、广东等地区已提前实施国Ⅴ标准;20161月起供应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的区域,由原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扩大到整个东部地区11个省市。LNG等清洁燃料供应量快速增长,2014年进口量达到1989.07万吨(约合278亿立方米),占进口天然气总量的45.72%。高浓度化肥比例进一步提高,高浓度氮肥尿素产量在氮肥中的比例达到67.6%,比2010年提高2.2个百分点;高浓度磷复肥在磷肥中的比例达到90.8%,比2010年提高8.5个百分点。农药产品结构继续得到调整,杀虫剂在农药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31.9%下降至2014年的21%,除草剂比重则由45%上升至70%,进一步提高了对农业生产需求的满足度。高毒农药的替代取得巨大成绩,除个别品种外,高毒农药已基本实现了低毒化替代,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市场占有率超过97%。水性涂料、绿色助剂、胶粘剂所占比例不断提升。轮胎中子午线轮胎产量比例由87.2%进一步提高到90.9%。离子膜法烧碱产能比例由84.3%提高到95.7%。高性能树脂、石油基特种橡胶、合成纤维单体的自给率分别由2010年的57%45%49%提高到2014年的63%53%70%。有机化学原料、专用化学品、涂(颜)料及农药等行业经济增速和贡献率居行业前列,2014年合计对整个化工行业的贡献率达53.6%

原料路线多元化取得显著进步。“十二五”期间,多套煤制烯烃装置投产,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得到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烯烃原料的多元化。2014年,煤(甲醇)制烯烃产能在乙烯总产能中的比例达到10%,非石油基丙烯(煤/甲醇制丙烯、丙烷脱氢制丙烯)产能在丙烯中的比例达到24%。合成氨生产中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产能所占比重达到24%,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以无烟煤为原料的产能占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

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引导及市场机制作用下,一批工艺装备落后或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装置陆续退出市场。据统计,2011-2015年,全国炼油能力退出约4000万吨,电石退出产能达811万吨,烧碱退出产能905万吨,聚氯乙烯退出产能608万吨,尿素退出产能超过1500万吨。

(四)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时期,全行业积极开展研发合作与协同攻关,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截至2015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95项、行业科学技术奖1324项。其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水平井钻完井多段压裂增产关键技术”、“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罗布泊盐湖年产120万吨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代煤化工技术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开发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水煤浆水冷壁清华气化炉等一系列先进煤气化技术装备,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陆续建成,并实现商业化稳定运营,其中“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行业装备制造自主化水平持续提升,12000米特深井石油钻机、大口径高钢级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炼油全流程技术、乙烯成套技术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千万吨级炼油装置国产化率超过95%、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国产化率超过80%。围绕化工新材料、新型农产品、化学品安全、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制修订标准2000余项,化工行业标准累计达6200余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约100项,为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撑。

(五)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在全国率先建立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涌现出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石化园区和企业。2011~2015年,全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1.0%。重点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目标全部完成,其中乙烯下降9.1%、合成氨下降4.9%、烧碱(30%离子膜)下降9.3%、电石下降9.6%。行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2014COD、氨氮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5%2.2%。石油和化工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环保技术在行业内得到广泛的运用,2014年氯碱行业低汞触媒普及率达到50%,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高到30%,绿色发展日益成为行业共识。

(六)对外合作成果显著

“十二五”时期,石油和化工企业积极走出去、引进来,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海外油气开采业务在复杂局面下实现稳定增长,与资源国和国际石油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2014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达到13363万吨油当量,比2010年增长一倍多。截至2014年,我国已有20余个钾肥项目在海外10个国家运作,其中加拿大7个、老挝9个、刚果3个。轮胎行业在天然橡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重点布局,投资建设多家工厂。2011~2014年全行业累计吸引外商投资达5504亿元(包括港澳台),跨国企业积极拓展在华业务,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优势。2014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675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47.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7%,在全球石油和化工贸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进口额4787亿美元,出口额1968亿美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47.5%46.5%。预计2015年全行业进出口额5336亿美元。

“十二五”期间,无论行业经济总量还是发展质量都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整体仍然不高。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严重影响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突出。传统产业(产品)如炼油、氮肥、磷肥、氯碱、纯碱、轮胎、电石等产能过剩严重,而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部分高端产品发展落后,仍需大量进口。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效率较低,科技体制机制不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技术研发落后,行业整体竞争力不高,尤其是技术导向型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更为明显。三是要素成本上升较快,企业效益大幅下滑。我国劳动力、能源资源成本大幅攀升,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削弱了企业竞争力。四是安全环保形势严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行业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中,氨氮、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减排目标预计将无法完成,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严峻复杂,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相互交织,增长潜力和下行压力同时并存,新的增长动力日益积累与金融危机惯性影响相互作用,多种矛盾聚合发展,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由高速向中速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规模扩张向集约式绿色低碳转换。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虽然步入复苏通道,但受制于深层次结构性失衡,复苏步伐艰难缓慢,面临较长时期深度调整,不确定性增加,各种风险与挑战交织,各国政府面临不同经济政策的艰难选择。特别是全球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国际原油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低迷,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走向和变动趋势更加不易把握,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将较长时期保持向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政策的实施,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预计我国城镇化率将从2014年的约54.8%提高到2020年的60%以上,将有超过6000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持续提升,新的市场需求,包括建筑、公共设施、铁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设备、日用化学品等需求,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提供了新的更大的市场空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石油天然气改革、价格改革、市场准入改革等措施陆续出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必将大大激发企业活力,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由于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新常态下,石油和化工传统制造业投资趋于饱和,出口增速放缓,扩大出口难度加大,投资与出口对行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较好,但规模还比较小,整体带动作用较弱。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进入新的增长动力孕育和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并存的转型阶段,“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将由改革开放近40年的两位数转变为个位数,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重大挑战:

(一)市场需求增速下降,国际油价在较低价位震荡

随着排浪式消费减弱,以及人口增速、结构等变化,受住房、汽车、电子、农业、轻工等消费变化影响,石油和化工产品下游消费明显放缓,石油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减弱,增速下降并趋于平稳。特别是传统大宗石油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在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快速增长后,增速将明显放缓,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宗石油和化工产品消费将保持中低速平稳增长态势。成品油、烯烃、芳烃、合成材料、化肥、农药、无机酸、无机碱等大宗产品市场需求增速比“十二五”将明显下降。考虑油品替代、电动汽车发展等因素,预计国内成品油消费年均增速将从2010-2014年期间的5.4%下降到3%左右。其中,汽油年均增速由10.2%降至6%左右,2020年消费量约1.5亿吨;煤油需求增速将由7.7%降至6.4%左右,2020年消费量约3650万吨;柴油年均增速由2.6%降至0.4%左右,预计2017年左右柴油消费达到1.75亿吨,2020年需求将降至1.7亿吨。预计乙烯消费年均增速将从5.9%降至4.3%,丙烯从6.6%降至5.3%。

随着全球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和北美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国际原油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供应转向总体宽松,国际油价2014年下半年以来大幅下挫,持续低位运行。预计“十三五”期间,世界石油供应总体继续保持宽松,在石油消费低速增长情况下,世界石油市场仍将供过于求,继续对国际油价构成压力。综合33家国际国内机构对油价的预测,“十三五”期间国际油价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性依然较大,乐观分析,2017年前后可能出现恢复性上涨,但2020年前国际油价总体在较低位震荡,在没有实施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的情况下,石化产品和化工产品价格也将在中低位运行,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盈利和投资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结构性矛盾凸显,科技创新瓶颈制约日益增强

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同时,还面临着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当前,传统产业产能扩张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一些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不下来,新增产能得不到有效控制,部分行业甚至有进一步加剧趋势,而高端化工产品需求则仍将保持较高增速,部分产品依赖进口。例如,炼油行业2014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7.6亿吨/年,加工量5.03亿吨,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6%,4年累计下降16.9个百分点;成品油(汽煤柴润)表观消费量3.1亿吨,对应原油加工量约4.56亿吨,能力超过需求3亿吨,能力消费比167%,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预计“十三五”期间,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仍十分突出,其中汽油、煤油和柴油供过于求约4500万吨/年,烧碱、纯碱、尿素、磷铵、电石、PTA、甲醇、醋酸、聚氯乙烯等化工产品也都面临较大过剩压力。2014年,我国化工新材料消费近40%需要进口,特别是电子化学品、功能性膜材料等对外依存度高达50%左右。

企业竞争力不强、传统产能过剩严重、高端精细化学品依赖进口、安全环保水平不高等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大差距,除体制因素外,归根结底在于科技创新的落后和制约。多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起全方位、高效率、与客户需求紧密相连的创新体系和机制,行业许多关键技术装备依赖进口,与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工程化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难以对行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十三五”时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谁抢到先机谁就能够占据竞争制高点,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出了更高和更加紧迫的要求,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

(三)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社会诉求日益提高

我国是石油和化工生产和消费大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硫磺、钾肥等,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2014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达到3.1亿吨,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天然气净进口571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2.4%。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分别增至67%左右和40%以上,对国家能源安全带来挑战。同时,环境约束日趋严峻,部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难下,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预计2015年全行业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5亿吨标煤,位居工业行业第二,“三废”排放量也位居工业行业前列,CO2排放量较大。在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节能减排承诺和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爱,“十三五”时期行业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

近年来,在资源消耗和减排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也十分严峻,一些化工企业发生了多起危险化学品爆炸、泄漏、污染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给石化行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频发的事故使公众对化工企业信息公开、危险化学品管理、风险控制及行业监管提出更多的诉求和更加严苛的要求。石化项目建设和公众对安全环境的期待出现严重反差,解决好石化基地和社区协调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安全环保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对违法违规行为惩罚力度越来越大,化工行业实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四)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

要素成本上升过快是制造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劳动力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原材料成本等都在上升,特别是财务费用大幅上涨,对企业运营造成很大压力。2014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1年的顶点下降了560万,有效劳动力供给减少,用工成本上升。目前我国制造业工资普遍达到3000—4000元/人,远高于东南亚等国,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石油和化工行业百元收入成本达到84.4元,比2010年增加3.5元,增长4.3%;管理费用4620.7亿元,比2011年增长29.1%,年均增长8.9%;财务费用1764.8亿元,比2011年增长86.1%,年均增长23.0%。此外,较高的税费和社会负担等也加大了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经营压力。需求下滑和成本上升使企业“两头受压”,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比较优势日益削弱。

在要素成本不断攀升的同时,美、欧、日、韩、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石化企业都把我国作为目标市场,优先考虑、加大布局,随着中东、北美等低成本地区石化产能的陆续释放,全球石化产品贸易流向发生重大变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美国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应用和中东廉价的乙烷资源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对我国石化企业带来很大挑战。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纷纷出台措施巩固国内市场、扩大对外出口,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部分贸易大国强化贸易救济调查执法,加大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力度,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仍被频繁应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技术性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十三五”时期,我国将与各国签订更多的多边、双边贸易协定,国内石化市场将进一步开放,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五)新业态和新技术的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快推进,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既为传统制造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已成为各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竞争优势的共同选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蓬勃兴起,生产制造方式发生颠覆式改变,产品研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快速兴起,正在深刻改变全球制造业版图和竞争格局。新能源汽车、石墨烯、核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对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仍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市场需求放缓、资源环境约束、传统产能过剩、成本上涨过快、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决定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将面临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要走出一条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新动力、以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途径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迈出我国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坚实步伐。

 

三、“十三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据世界技术制高点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较高美誉度的知名品牌,建设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一批业务精湛、朝气蓬勃的创新型高层次领军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迈出从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坚实步伐。

(二)发展思路

1.优化结构,持续增长。坚持把调结构稳增长作为十三五行业发展的两大主要任务积极推进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建设,严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稳定油气供给,促进油气消费。大力提高石化化工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跃进。深入挖掘下游潜在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实施调结构三年行动计划,促进行业平稳发展。

2.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坚持把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行业实施的两大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抢占一批技术制高点。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通过建设“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优化存量,做强增量。坚持把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三五行业发展的两大主攻方向积极化解原油加工、氮肥、氯碱、纯碱等传统产业过剩产能,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兼并重组,促进优化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进一步形成和发挥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生物质燃料和生物化工、生产性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培育新的增长点,建立行业竞争新优势。

4.深化改革,促进开放。坚持把深化改革和促进开放作为十三五行业发展的两大重要支撑深化油气行业管理体制、危险化学品行业监管体制、油气资源价格机制、标准化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强产业国际合作,构建成熟的海外生产基地和强大的国际销售网络,全面提升行业对外开放水平。

(三)发展目标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向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跨越的总体要求,行业“十三五”发展目标是:

1.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到2020年达到18.7万亿元。

2.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有效缓解,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产品精细化率较大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1.2%。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抢占一批科技创新制高点,建成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形成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和新优势。

4.绿色发展方式初步形成。到2020年,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CO2排放量和用水量均比“十二五”末降低10%,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显著下降。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6%、6%、8%、8%,重点行业排污强度下降30%以上,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30%以上,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5.品牌质量稳步提升。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普及,企业品牌管理体系普遍建立。行业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团体标准”试点顺利实施,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6.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企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四、提高石油天然气保障能力

 

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原油产量持续稳定,增加天然气有效供应,实施节约替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一)加强石油勘探开发

坚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发展方针,巩固老油田,开发新油田,加快海上油田开发,支持低品位资源开发,实现国内油气长期稳产。石油勘探立足大盆地,寻找规模储量,油田开发围绕新油田有效开发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两条主线,鼓励低品位资源开发。

东部地区巩固发展以大庆油田为主的松辽盆地4000万吨级和以胜利油田为主的渤海湾5000万吨级原油生产基地。

中部地区稳定以长庆油田、延长油田为主的鄂尔多斯4000万吨级原油生产基地。

西部地区加快建设以新疆、塔里木、塔河油田为主的新疆地区3000万吨级原油生产基地。

海域按“做强渤海、拓展南海、加快东海、探索黄海”的原则,建成5000万吨级海上原油生产基地,成为重要的石油战略接替区。

“十三五”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到2020年,国内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以上,进口原油4亿吨。

(二)提升天然气资源供给

加快常规天然气增产步伐。按照“突出中西部、加快近海、拓展深海”方针,力争年均探明地质储量5500亿立方米以上。

陆上常规天然气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以及东部深层为勘探重点,做好已探明未开发储量和新增探明储量开发评价和目标区优选建产工作。加大开发配套技术攻关与应用,形成系统配套、高效、低成本技术体系。强化已开发气田稳产,增加国内有效供应。

四川盆地坚持以寻求大发现为中心,立足下古生界-震旦系、中下三叠统-二叠系礁滩为重点勘探开发领域,深化基础研究,精细目标评价,科学论证部署,实现规模增储和持续上产。鄂尔多斯盆地以古生界为重点,依托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积极开展滚动勘探和前期评价,准备产能建设接替区;已开发气田通过井间接替和井网加密确保稳产。

塔里木盆地以克拉苏构造带为中心,立足库车、塔中、塔北、塔西南为重点勘探开发领域,整体部署,分批评价,落实规模增储上产目标区。

预计2020年三大气区产量1175亿立方米,占常规气产量的73%。

海域天然气开发按照“加强渤海,加快东海、拓展南海”的思路,东海海域以西湖凹陷、丽水凹陷为重点,加快推进平北、黄岩、宁波等新气田开发,力争建成百亿方产能生产基地,南海北部强化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乐东区中深层,加大珠江口盆地番禹-流花、白云、荔湾凹陷和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南海中南部勘探,立足自主开发,积极推进合作开发,推动共同开发。预计“十三五”新增探明储量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250~350亿立方米。

非常规天然气重点突破页岩气和煤层气。页岩气以南方海相为勘探重点,加快四川长宁-威远、重庆涪陵、云南昭通、陕西延安等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推广应用水平井、“工厂化”作业模式,全面突破海相页岩气效益开发技术,实现产量大幅增长;探索海陆过度相和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寻找新的核心区,为进一步上产奠定基础。

煤层气立足沁水盆地南部、鄂尔多斯东缘两大已开发煤层气产业基地,加强综合地质精细研究,提高单井产量,实现规模效益开发;加快蜀南、黑龙江东部、二连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煤层气勘探评价,争取形成有序接替的煤层气有利目标区,扩大资源后备阵地。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冻土带、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和东海海域,一方面,针对重点目标实施钻探,优选一批勘探远景目标区;另一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重点放在开发技术及环境控制等方面技术难题攻关,超前做好技术储备。

预计“十三五”年均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89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常规天然气(含致密气)产量17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达到200~300亿立方米,煤层气(地面抽采)产量150亿立方米。

(三)加快油气管网和基础设施建设

稳步推进原油管道建设。建设连接国外资源和国内市场的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等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及国内骨干管网。完善储运设施和调控手段,逐步形成资源多元、安全稳定、经济高效的供应和运输体系。同时,重视成品油中转库、储备库的合理布局和适时建设,调节成品油产、运、销之间的不平衡,实现平稳和安全供应。到“十三五”末,累计建成原油管道总长度3万千米,成品油管道总长度近3.5万千米。

继续完善原油进口通道。西北通道继续完善中哈原油管道增输及国内配套管道,适应原油资源运输需要。西南通道完善中缅原油管道及配套设施。东北通道建设中俄原油管道二线(漠大二线)、铁大复线(长兴岛支线),解决现有及其他炼厂进口俄油供应。海上进口通道配合中俄东方石化项目,建设天津港-东方石化原油管道。

大力推进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建设。在现有原油储备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在西北、东北、西南和沿海地区扩建国家战略储备库;规划建设辽宁锦州、黑龙江加格达奇、云南楚雄、广东惠州、山东烟台、山东日照、安徽怀宁、海南儋州等原油储备库,库容合计3400万立方米。

加快成品油管道建设。以炼油布局、市场分布为导向,优化运输方式及流向,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重点配合新建炼厂成品油外运需要,配套建设成品油支线管道,提高成品油管输效益,构建较为完善合理的成品油管道运输体系。东北区域建成锦州-朝阳-赤峰管道。华北区域建成洛阳-三门峡-运城-临汾、郑州-开封-商丘、临汾-孝义-晋中、太原-忻州、大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门峡-西安、东营港-东营石化、潍坊港-山东海化管道等成品油管道。长三角区域规划建设连云港-徐州-商丘、台州-丽水-衢州等成品油管道。东南沿海及西南区域随广东石化投产,配套建成揭阳-惠州-东莞和揭阳-漳州-厦门等管道,建成佛山-肇庆、广州-韶关等成品油管道;配套中科一体化工程成品油出厂,规划建设中科-湛江-北海成品油管道等。华中区域建成武汉-咸宁、荆门-襄阳-十堰、荆门-宜昌-巴东等成品油管道;依托兰郑长管道,建设江西支线(长沙-南昌)。

加快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天然气管网建设坚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远近结合,适度超前”为原则,重点加快区域管网、联络线及配套管网建设,鼓励互联互通,建设储气库、煤层气和页岩气外输管道。

按照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气格局,依托西北、西南、东北、海上四大战略通道,建成以西气东输系统、陕京线系统、中缅线、中贵线、川气东送系统、中俄东线系统、沿海通道为骨架的“四横三纵”主干管网格局,基本覆盖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中南、西南、西北、中西部、东北等八大消费区域,形成气源多元化、管道网络化、气库配套化、调度灵活的输配气系统。

按照“以地下储气库为主,气田和LNG调峰为辅,可中断用户为补充”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天然气储备调峰体系。根据全国各消费区域资源流向和需求增长情况,以市场实际需要为导向,在天然气需求量大、应急调峰能力要求高的沿海地区,在优先扩大已建LNG接收站储存能力的基础上,适时新建LNG接收站,优化沿海LNG接收站布局。

预计“十三五”期间,新建天然气管道4万千米,2020年总里程达到10.7万千米,干线输气能力从2800亿立方米/年提高到4150亿立方米/年;新建和扩建LNG接收站21座,2020年接收能力达到8780万吨/年;新建储气库7座,累计建成储气库27座,形成工作气量168亿立方米,约占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的4.6%。

(四)实施节约替代和提高能效

提高环保标准和车用燃油经济性标准,推行区域差别化能源政策。转变能源消费理念,强化节能意识、发展节能产品、推广节能技术、倡导节能型生活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替代能源;扩大交通燃油替代规模,加快发展纯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和船舶、混合动力汽车和船舶,支持非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技术研发和示范,鼓励瓦斯、地沟油、有毒有害排放物等的回收利用。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高效利用天然气,采取增加伴生气回注、油气混输技术、伴生气凝液回收技术等措施加强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科学合理安排油气田生产自用气,减少油气田放空排放,提高天然气商品率,增加外供商品气量。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优化大口径长输管道燃气轮机运行方式,降低燃气消耗。推广车、船用LNG燃料。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电驱。到2020年,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以内,努力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9%左右。

 

五、优化石化产业结构

 

按照规模化、园区化、上下游一体化的思路,推动石化行业升级改造,优化产业布局、原料和产品结构,实现高效、安全、集约发展。

(一)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国家石化产业布局规划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大连长兴岛、唐山曹妃甸、上海漕泾、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福建古雷、广东惠州等东部沿海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新建炼化项目一律进入基地,原则上不再新增布点。完善中俄、中缅、中哈陆上原油进口通道配套石化项目布局,实现石油化工产业安全、环保、集聚发展。实施大炼油与烯烃、芳烃一体化布局,按照“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原则,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

(二)控制炼油能力过快增长

根据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情况,合理规划炼油能力建设,控制产能过快增长。严格限制新增炼油布点,严格控制新增炼油能力,优先支持现有优势企业填平补齐、挖潜改造,完善炼化一体化配套能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依托陆上原油进口通道适度新建炼油能力,实现进口原油就近加工。实施使用进口原油企业资质审核,给予地方炼油企业一定数量的进口原油资源配置,加强税收节能安全环保方面的监管,加快淘汰油品质量和环保排放不达标、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小型炼油装置。预计到2020年,新增炼油能力1.5亿吨,淘汰落后炼油产能5000万吨,全国炼油能力总计约8.6亿吨。

(三)优化原料结构

依托炼油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增大炼油项目,合理安排大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项目建设。加快现有乙烯装置的升级改造,降低石脑油、轻柴油、加氢尾油等高品位原料在乙烯原料中的比重,利用炼厂轻质资源、回收干气、副产液化石油气及进口轻烃等优质资源作原料,提高乙烯原料的轻烃比例。加强乙烯副产C4C5C9等综合利用,形成经济规模,突出产品特色。适当发展丙烷脱氢制丙烯,丰富丙烯原料来源。加快芳烃发展,依托现有炼化一体化装置及配套基础设施,整合和优化芳烃资源,合理布局对二甲苯项目。适度发展煤(甲醇)制烯烃、芳烃,实现原料来源多元化。完善和提升纤维素制乙醇、煤制乙醇工艺,增强产品竞争力。优先发展苯乙烯、双酚A等国内缺口较大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和高端有机化工产品。

预计到2020年,全国乙烯产能达到3200万吨/年,产量约3000万吨,其中煤(甲醇)制乙烯所占比例达到20%-25%,对二甲苯产能2200万吨/年,产量约1870万吨。

(四)促进产品高端化发展

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健全油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硫磺回收、烟气脱硫脱硝、制氢等配套措施,确保2016年底汽油全部达到国Ⅴ标准,2017年柴油达到国Ⅴ标准。

合成树脂重点发展专用料和高端牌号,开发新型聚合技术和高效催化剂,加快大宗产品生产装置的升级改造,降低消耗和排放。聚烯烃树脂加快发展双向拉伸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新型内给电子体聚丙烯、茂金属聚丙烯等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吸水树脂、导电树脂、可降解聚合物的研发应用。控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大宗合成橡胶的产能无序扩张,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合成橡胶新品种和新牌号。合成纤维通过全产业链优化,提高通用型纤维的质量,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品种,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和多纤材料。

 

六、促进传统化工行业提升优化

 

按照优化存量、做强增量的思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控制基础化工原料和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产能扩张,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降低消耗和成本,培育竞争新优势。

(一)严格控制过剩产能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新建氮肥、磷肥、电石、氯碱、纯碱、黄磷等项目应遵循等量或减量置换的原则,控制产能扩张。原则上不再新增硫铁矿制酸和硫磺制酸装置,就近利用冶炼烟气新建硫酸产能。限制新建普通型号的轿车子午胎和载重子午胎、硫酸法钛白粉、铅铬黄、氧化铁系颜料、溶剂型涂料、含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粉末涂料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以外的染料、染料中间体、有机颜料、印染助剂等生产装置。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长效机制,通过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水价,以及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和差别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等差别化政策,提高落后产能使用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倒逼落后产能主动退出。

促进兼并重组。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倒逼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压缩过剩产能,促进转型转产,建成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传统化工行业产业集中度。

预计到2020年,氮肥新增产能700万吨,淘汰产能650万吨,到2020年总产能6050万吨。磷肥淘汰落后产能100万吨,2020年产能控制在2400万吨左右,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80%。合理推进钾肥开发,2020年钾肥产量达到800万吨,进口稳定在800万吨左右。氯碱行业烧碱和聚氯乙烯产能基本保持稳定,开工率分别提升到85%和80%以上,其中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占比下降到75%左右。纯碱产能控制在3200万吨以内,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水循环利用率。轮胎产量6.49亿条,比2014年增长15.5%,轮胎子午化率95%,前十大轮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集中度由44.8%提高到51.1%。

(二)实施技术升级改造

围绕原料优化、节能降耗等领域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开展无烟煤和气头氮肥企业煤头原料路线改造,适当保留承担天然气调峰任务的优质气头氮肥产能。开展胶磷矿浮选,完善中低品位磷矿制酸技术,提高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氧热法电石生产工艺产业化,利用电石炉气和乙炔联产有机化工产品。全面推广低汞触媒,加快研发无汞触媒,降低环境约束。促进氯碱化工与现代煤化工配套发展,建设“煤制烯烃—聚氯乙烯”一体化示范项目。推广氯化铵直接施肥和井下循环制纯碱技术,增加造粒量。开发煤电厂烟气回收二氧化硫制酸等新工艺,提高天然气田和大型炼厂硫回收率,推进硫资源来源多元化。加强盐湖卤水中锂、硼、镁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低品位资源、伴生资源、副产物的利用效率。

加快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延伸氮肥企业产业链,多联产合成油品、混合醇、芳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发展民用航空子午胎、绿色轿车胎、农用子午胎等高性能轮胎产品,以及低滚动阻力炭黑、超高强和特高强钢丝帘线、白炭黑分散剂等配套产品,提高汽车原配轮胎的市场比重。积极发展阻燃输送带、大倾角输送带等具有特殊功能的输送带产品。开发水性化、高固体化、无溶剂化防腐涂料,环保内墙乳胶漆和功能性外墙涂料,粉末汽车涂料,环境友好型木器涂料,航空发动机用耐高温涂料等高端涂料产品,及数码喷墨印花、显示屏、太阳能电池敏化剂用的高端染(颜)料产品发展电子级、医药级等精细化、功能化。提高基础无机化工产品质量品级,向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方向发展。

(三)针对目标消费市场加强应用研发

加强乙炔化工应用研究,加大石灰氮用作低毒绿色农药和肥料推广力度,开拓电石消费领域。开发高附加值耗碱、耗氯产品,巩固聚氯乙烯在型材、管材等传统领域的应用,开发新型号和专用料,扩大消费量。建立车用环保尿素生产和销售体系,推广合成氨、尿素在烟气脱硫脱硝中的应用,开发尿素下游产品三聚氰胺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蜜胺泡棉,用于发展绿色建材。加强染(颜)料应用研究,为下游企业提供色彩企划、染色定制、企业色彩库管理等服务。

(四)促进农化产品和农化服务升级

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土地集约化的需要,推动化肥企业由生产单质肥料为主向生产混配肥料为主转变,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重点发展适合测土配方施肥要求的复混肥、缓(控)释肥、生物肥、全元素专用肥,以及适合农业节水需求的水溶肥、液体肥。积极开展大田试验工作,提高增值尿素、尿素硝酸铵等新型氮肥的使用比重。

加快发展低毒绿色农药新品种、新剂型、专用中间体及助剂,专用杀虫剂、除草剂、新型杀菌剂、病毒抑制剂、种子处理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保鲜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缓控释剂等农药新剂型及配套新助剂等。

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创新农化服务模式。组建农化服务战略联盟,建设专业化的农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从种子播种、科学施肥、栽培管理到作物收割、农产品收购、信贷保险的全产业链条服务。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耕种群体的差异,开发现场配制、大户定制、大配方小调整等多元商业服务模式。建立电商平台,加强农化服务跟踪。

 

七、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石油和化工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化工新材料与新能源、现代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建筑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做好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推进生物化工及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应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转移。

(一)优先发展化工新材料

高性能树脂  围绕汽车、现代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以及电子信息等领域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减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提升聚甲醛、PET/PBT树脂、聚苯硫醚、尼龙、聚酰亚胺等工程塑料工业技术,加快开发长碳链尼龙、耐高温尼龙、非结晶型共聚酯(PETG)、高性能聚甲醛改性产品等高端产品,加强应用研究。在产业化示范工程带动下,加快推进聚碳酸酯国产化,实现生产能力稳步增长,加强非光气法技术研发。加快推进PEEN(聚醚醚腈)、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酯)等特种工程塑料品种的产业化。加快发展己二腈、CHDM(1,4-环己烷二甲醇)等关键配套单体、工程塑料合金和3D打印材料,发展具有增强、增韧、耐热、免喷涂、微孔发泡、低VOC的改性尼龙、PC/ABS、聚甲醛、改性聚丙烯等产品。加快无卤阻燃、抑烟低毒阻燃生产技术开发,提升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积极与汽车、建筑、军工等领域在标准、认证和制件开发等方面加强对接与合作,共同研制在线改性产品,生产专用料。加快发展高碳α烯烃共聚聚乙烯、茂金属催化聚乙烯和聚丙烯,配套发展己烯-1、辛烯-1等高碳α烯烃共聚单体,推进高性能聚烯烃产业化。

预计到2020年,工程塑料国内自给率达到70%以上,高端聚烯烃自给率接近70%,基础较好的特种聚酯类工程塑料实现净出口。

聚氨酯  突破脂肪族异氰酸酯、高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环保功能性聚醚、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聚氨酯泡沫稳定剂新品种、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等生产技术;加快开发特种聚醚、水性、无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人造板用聚氨酯无醛黏合剂,全水/化学环保型聚氨酯发泡剂等环保产品,加大聚氨酯产品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

到2020年,聚氨酯重要基本原料、助剂、主要类型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绿色环保、低碳高效的聚氨酯材料工业新体系。

氟硅材料  合理有效控制萤石等稀缺氟资源开发,加快伴生氟资源和回收氟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苯基有机硅单体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高端氟、硅聚合物(氟、硅树脂,氟、硅橡胶)、含氟功能性膜材料和高品质含氟、硅精细化学品(高纯电子化学品、含氟、硅表面活性剂、含氟、硅中间体等),在品质和品种上向系列化、差异化、高质化、复合化、专用化方向发展;加大氟、硅改性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降低使用成本。加快发展低温室效应的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进硅橡胶在部分领域替代乙丙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推进有机硅在建筑、纺织等传统领域的应用,重点开发在LED、光伏组件、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以及3D打印、可穿戴设备、移动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应用。

到2020年,氟硅树脂实现自给有余,并有较高比例出口,由主要出口萤石资源和工业硅等初级加工产品向出口氟硅树脂等深加工产品升级。

高性能橡胶  加快提升传统大宗胶种产品质量,发展溶聚丁苯橡胶和稀土顺丁橡胶;进一步优化异戊二烯生产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加快异戊橡胶对天然橡胶的替代;以应用技术开发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新产品市场开拓,积极开发卤化丁基、氢化丁腈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橡胶和聚烯烃、聚酯、聚氨酯等新型热塑性弹性体;探索不同橡胶品种的共交联技术,通过发展复合橡胶提高橡胶材料的性价比。

高性能纤维  重点发展高强和高模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等高端产品。重点突破国产T300级、T700级碳纤维的低成本、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快T800级、T1000级产业化突破,努力提升国产装备的设计制造和二次改造升级能力,实现装备的自主保障。加快发展纤维级聚苯硫醚、生物法丙二醇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等配套原料。加快高性能纤维为骨架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通过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建筑、体育等下游市场的应用牵引,形成一定数量、稳定发展的高性能生产—应用产业链,做大做强高性能纤维产业。预计到2020年,碳纤维国内自给率达到60%,芳纶全部自给。

功能性膜材料  离子交换膜重点开发面向化工、冶金、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高性能分离膜,提高氯碱工业用离子膜膜电阻和跨膜电压等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促进燃料电池膜及工业用高性能双极膜装备实现产业化;针对酸碱回收,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渗析和电渗析设备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光电膜领域,强化锂电池隔膜的研制开发和技术升级改造,实现中高端隔膜材料国产化;加快液流电池隔膜材料国产化进度;围绕太阳能光伏产业,开发双向薄膜,提升EVA膜性能。气体分离膜加快推进CO2等酸性气体分离膜、空气中PM2.5分离膜以及富氮、富氧、脱湿、氢和有机蒸气回收等分离膜的产业化。积极开发特种分离膜,促进工业废水、废液中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重视膜原料及配方的研究,积极研制新型膜用基础材料和高性能、抗污染、抑菌等新型功能膜材料。到2020年,功能性膜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70%左右(按面积计算),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电子化学品  重点发展为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新能源电池、印制电路板等领域配套的电子化学品。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248nm和193nm级光刻胶、PPT级高纯试剂和气体、聚酰亚胺和液体环氧封装材料。印制电路板用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特种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改性三嗪树脂、热固性聚苯醚树脂、聚氰酸酯树脂等为刚性板配套的特种树脂,以及为柔性板配套的聚酰亚胺薄膜、特种聚酯薄膜以及导电涂料等;平板显示器用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高档TFT(薄膜晶体管)液晶材料和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用偏光片等,以及等离子体显示器用大屏幕彩色荧光粉。新能源电池配套的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聚氟乙烯(PVF)背板膜和含氟质子交换膜。到2020年,电子化学品按重量和销售额计的国内自给率分别达到66%和62%。

预计到2020年,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提高到80%以上。

(二)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科学合理布局、量水而行、清洁高效转化、技术装备自主化、示范先行的原则,稳步开展升级示范。

科学合理布局。结合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坚持“靠近原料、靠近市场、进入化工园区”的原则,按照“量力而行、量水而行、量环境承载能力而行”的布局要求,采用“产业园区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柔性化、产品多元化”的方式,完善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统筹考虑区域资源供给、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因素,使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在总量上得到合理控制,在布局上更加合理,在技术特色上更加突出。在蒙东伊敏、蒙西大路、新疆准东、新疆伊犁、陕北、宁东-上海庙、云贵、安徽两淮等中西部地区建设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形成与东部石化产业互补的产业格局。预计到2020年,全国煤(甲醇)制烯烃产能达到1300-150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600万吨,煤制油产能1000-1200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150-200亿立方米,煤制芳烃100万吨。

推进升级示范。重点围绕提高项目能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终端产品性能和附加值、加强体系优化集成、降低投资成本等内容,稳步开展升级示范。

煤(甲醇)制烯烃重点开发产品差异化、高端化技术,优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在升级示范基础上,适度扩大产能。

煤制乙二醇进一步完善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在实现长周期满负荷运行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推广。煤制天然气,完成自主化合成气甲烷化技术工程放大,优化和完善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开展组合气化工艺研究,开发高效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通过示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治理水平。

煤直接制油在持续完善技术装备水平,保证装置在高负荷下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开发特种燃料等高附加值新品种。

煤间接制油开展高温F-T合成工程化研究,针对费托合成油品组成特点和市场情况,在生产柴油的同时,生产高碳ɑ烯烃、超硬蜡、高碳醇、橡胶填充料、聚-α烯烃(PAO)、润滑基础油等石化行业难以获得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和专用化学品,提高项目的综合竞争力。

积极推进百万吨级煤制芳烃工程化示范,积极开展百万吨级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百万吨级沸腾床加氢“煤油共炼”技术示范,推进CO2捕集、封存、驱油工程示范。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采用煤化电热一体化、多联产的方式,大力推动煤化工与煤炭开采融合发展,利用褐煤热解、褐煤和高硫煤气化技术,建设以半焦和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煤化工项目,延长现役褐煤、高硫煤矿井服务年限。

推动与传统焦炭产业融合发展,利用现有焦化装置,采用环保碳基燃料共焦化、化工焦低成本纯氧气化、新型费托(F-T)合成技术,生产LNG、苯、乙烯裂解料、高档溶剂油、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推动盐湖资源开发的融合发展,利用煤制烯烃,发展氯化工产品,做好盐湖资源开发氯的平衡。

推动与化纤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煤制芳烃、乙二醇产业化,推动聚酯向西部转移,优化调整化纤产业布局。

推动与冶金建材产业融合发展,集中转化高铝煤炭资源,推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产业化,大力发展粉煤灰制建材产品,探索利用合成气直接生产还原铁。

推动与石油化工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集发电、制热、制氢于一体的整体气化联合装置,推动原油加工由脱碳向加氢转变,发挥煤炭液化与原油加工中间产品互为供需的优势,开展煤炭与原油联合加工示范。

(三)促进生物化工及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应用

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基化学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生物化工与生命科学结合,推动生物基材料向现代医疗材料方向发展,大力发展人造器官、高分子材料基医疗器械等。利用已有生物化工产业基础,加快培育新型生物化工产品的竞争优势,重点推进生物乙醇、生物乙烯、葡萄糖酸、有机酸、有机醇等若干重大品种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对石油原料的部分替代。进一步推动林产化学品的规模化发展,开发化学改性制备木质素衍生物的关键技术和腰果酚、木质素、糠醛共缩聚技术。加快开发生物基聚合物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碳酸亚丙酯(PPC)、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生物基多元醇、生物基尼龙、生物基聚乙烯、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物基聚氨酯、非粮淀粉基塑料、秸秆纤维热塑成型加工、多取代纤维素材料、生物基增塑剂、催化剂等生物基塑料和功能材料及木质复合材料,推进生物基塑料在3D打印、汽车用品、日用塑料、纤维与纺织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加大对非粮作物种植扶持力度,加快制定生物化工和生物质燃料标准体系,形成非粮生物乙醇等生物质燃料的规模化发展。抓好纤维素乙醇、生物航空燃料、生物质制气等生物质能源的示范工程建设,做好技术储备,为大规模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到2020年,生物质燃料乙醇规模达500万吨,生物柴油200万吨。

(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研发设计、工程承包、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融资租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优势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开展工程项目、工业设计、产品技术研发和检验检测、工艺诊断、技能培训等服务外包,整合优化生产服务系统,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全产业链紧密结合,提高从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生产控制、污染治理、安全环保监测、市场营销、经营核算、项目决策等全过程管理效率。

 

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完善行业创新体系,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一)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高端专用化工产品,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突破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深海、极地等新领域勘探开发技术,开发低品位原油资源勘探开发和提高常规及老油田采收率技术,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研发高性能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加工性能优良的含氟聚合物、高端硅橡胶和高强高模特种纤维等化工新材料技术,促进产业化。

突破高效定向催化、先进聚合工艺、材料新型加工和应用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推进高性能专用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阻燃材料、合成纤维原料的生产示范。

电子化学品重点开发高纯试剂、高纯气体、高性能新型封装材料、高性能基板树脂、新型液晶材料等的制备技术。

优化现代煤化工关键工艺和流程设计,提高已建示范工程的稳定性,开展低阶煤分质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进一步提升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水煤浆水冷壁气化、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等大型煤气化技术,积极开展催化气化、加氢气化等定向气化和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开发新牌号高性能聚烯烃树脂制备、军用及航空特种燃料生产等延伸产业链技术。

推进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材料(如塑料、纤维、橡胶等)产业链衔接发展,重点突破具有重要下游衍生物应用基础的化工产品。

研发符合我国炼厂特点的国Ⅵ汽柴油完整技术、满足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高端润滑油制备和低碳烯烃生产技术工艺,形成材料品种体系、生产体系、应用配套体系、检测评价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二)研发推广一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技术与工艺

围绕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着力发展化工过程强化、催化材料及工程、高端石化产品、原料多元化、绿色制造工艺等成套关键技术。

无机盐行业加快功能化、系列化、精细化、环保化等产品和技术研发。

氯碱行业加强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国产化离子膜、低汞触媒的推广,加快开发无汞触媒和其他无汞工艺,推动烧碱氧阴极技术、催化氧化制氯工艺等先进技术。

纯碱行业加强全流程节能降耗系列工艺的开发与应用,突破重碱湿分解直接制取重质纯碱技术。

硫酸行业加快制酸新技术、硫资源回收新技术、新型催化剂等开发与应用。

农用化学品行业重点发展高效环保新型肥料高工效省力化农药绿色剂型、关键助剂与应用技术。

橡胶加工行业重点发展乘用子午胎、巨型工程胎、摩托车胎等产品全自动生产装备和技术,绿色轮胎和智能轮胎关键制备技术、高端橡胶制品加工工艺以及废橡胶高效综合利用的绿色环保工艺。

涂(染)料重点开发水性化、高固体份、粉末化以及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高性能、高附加值和特种功能产品。

胶粘剂重点开发改性型、水基型、热熔型、光固化型、高固含量等新型胶粘剂产品制备技术。

造纸化学品重点研发绿色化制造技术、造纸纤维节约技术、功能性造纸化学品、特种纸专用化学品、现代大型高速纸机化学品应用技术等。

(三)提升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

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着力突破高端石化产品成套关键技术。

以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高端石化装备为突破口,开发页岩气勘探、气体钻井等技术和装备,极寒地区、沼泽地区使用的特种钻机及小井眼钻机等特种钻机。围绕勘探、生产、加工、储运、服务等环节,发展大型高端化、智能化的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特种资源开发装备、大型海上结构物、水下系统以及关键设备系统,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以及海底矿产资源装备的开发。

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大型煤气化、大型费托合成反应器、大型等温变换及浆态床等温甲烷化反应器、低阶煤提质(热解)等成套装备,以及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空分设备、关键泵阀等为重点,推进重大石化装备国产化与自主化。

开发燃煤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设备、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装备、油田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成套装备、废油再生基础油成套装备、二氧化碳生物转化清洁能源技术装备等节能环保设备。

(四)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行业转型升级和重大工程需求,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健康、安全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着力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加快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标准研制,重点研制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工程、生物农业、现代煤化工等标准,统筹推进重大专项标准综合体建设;合理制定能耗、排放、健康、质量等限额标准,提高标准水平和行业准入条件,推动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与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以及资源能源消耗多的落后产品,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点研制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学品生产、废弃化学品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标准,制定食品添加剂和涂料、胶粘剂、染料等涉及消费品安全领域的标准,推进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与实施,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加快碳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标准研制,提升油品标准水平,完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标准体系。强化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研制,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推进绿色化工产业标准体系研究。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积极推进“团体标准”建设,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适用性强、基本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行业标准体系。

(五)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资源,创新组织模式,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依托骨干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示范建设若干家国家及行业级技术创新平台,构建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到2020年,建成70-80家行业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设1-2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和一批检测研发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九、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行业。

(一)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行机制,以炼油、石化、化肥、氯碱、纯碱、无机盐、农药、染料、橡胶等行业为重点,加快制修订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审核。

炼油行业加快推广应用催化加氢、低氮燃烧、催化烟气脱硫脱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基础化工大力推进电石渣、碱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磷石膏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积极开展电石尾气、黄磷尾气、焦炉气等资源性尾气生产乙二醇、甲醇等化学品的综合利用。加快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甘油法环氧氯丙烷、丁二烯法己二腈等清洁生产工艺的推广应用,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工艺。

农药、染料及中间体等精细化工行业加快推进先进催化技术、溶剂替代技术和定向转化技术,逐步限制、淘汰高毒、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和工艺技术。

建立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加快先进技术交流推广,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开发推广环保、安全替代产品。

到2020年,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争取达到50%。创建50家绿色工业园区,200家绿色示范工厂,500项绿色生产示范工程。

(二)强化污染治理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全面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提升燃油品质。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限时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在原油成品油码头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完善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贯彻落实《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大幅减少石化行业VOCs排放,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基本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建成VOCs监测监控体系。

加大高难度废水治理力度。全面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对氮肥、农药、染料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化改造,加大行业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治理力度,加快解决煤化工、农药、树脂等行业含盐废水的治理及再利用,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从源头上解决含盐废水的治理难题。

加大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针对磷石膏、电石渣、碱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以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固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为目标,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处理量大、运行稳定、经济可行的综合利用技术,拓宽市场,走多元化综合利用的道路。针对危险废物,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积极采用焚烧、氧化等先进技术进行处理处置,杜绝非法转移。

到2020年,石化行业VOCs排放总量较2014年削减30%以上,低汞触媒替代率达到100%,无汞触媒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

(三)促进节约低碳发展

进一步完善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完善行业节能标准体系,充分发挥节能标准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基准作用,开展行业能效对标,提升企业能效水平。

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煤气化、乙烯裂解炉耐高温辐射涂料、水溶液全循环尿素、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等先进高效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以及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高能效等级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效换热器、螺杆膨胀机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等通用节能技术装备。

加强企业能源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推进炼油、乙烯、化肥、氯碱等行业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开展石化和化工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统计,对能源的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等环节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

加强CO2捕集和利用,推广CO2驱油、煤基多联产、CO2合成有机化学品等技术,在陕甘宁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CO2捕集、驱油与埋存示范项目。

(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深入实施责任关怀和HSE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源头监管,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行业整体安全技术水平。

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技术装备安全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及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杜绝违章操作事故发生。

加强仓储物流等危险化学品储运企业的安全监管,认真履行危化品安全监管职责,落实运输资质认可、剧毒化学品准运、运输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等制度。研发推广危化品运输用GIS、GPS和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危化品运输实时、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全面安全管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五)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深入实施质量兴业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建设先进质量文化。进一步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质量管理和方法。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提高企业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树立行业质量标杆。强化企业品牌建设,制定和实施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企业内在素质,打造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建立健全行业品牌建设评价机制,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行业整体形象。

(六)规范化工园区建设

按照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原则,加强化工园区建设。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区域产业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优化化工园区区域布局。严禁在生态红线区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内建设园区。新设立园区应当符合国家、区域和省市产业布局规划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隔离带,与周边居民区保持足够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强化园区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权威性。制定颁布化工园区设立、建设和管理条例,规范准入制度,强化安全环保标准。

建立入园项目评估制度,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支持鼓励类项目进入园区,禁止新增限制类项目产能(搬迁改造升级项目除外),落后工艺或落后产品应予以淘汰。建立企业升级与退出机制。对园区内的企业,督促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产业政策规定的项目开展技术改造,限期完成整改,实现产业升级。对无法通过整改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项目或企业依法实施退出。支持园区承接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入园,鼓励当地政府将搬迁企业的环境容量进行等量或减量转移。新建化工企业全部入园,现有危险化学品企业原则上逐步搬迁入园,早期建成的大型石化基地,应结合历史现状妥善处理,确有搬迁难度的企业应通过周边居民搬迁或环保、安全改造等方式逐步提高安全水平。

控制园区投资强度,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应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标准要求。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及安全和环保风险防控要求,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及监控、应急系统等配套保障,实现园区物流信息传输一体化、公用辅助工程一体化、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和管理服务金融一体化。加快园区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与应用,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

到2020年,化工园区布局更加合理,集约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显著增强,形成10个左右年产值超千亿的世界级化工园区。

 

 

十、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以公共平台建设、智能工厂示范、信息技术推广普及为着力点,努力实现集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链条全系统智能化,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

(一)研究推广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

重点研究推广基于生产企业设计、装备设计与改进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设备集成与模拟优化、设备故障在线诊断与预测维护的行业生产全流程信息化改造方案;针对乙烯及其衍生物、芳烃等炼化主装置的模拟仿真、优化控制、调度计划、故障诊断和维护、资源与能源优化等技术方案;基于石化化工生产过程的HSE(安全、健康、环保)解决方案;基于装置侧线、反应罐釜、进出厂点等关键节点的数据计量及实时采集,实现物料跟踪及物料平衡、能耗监测及精细管理的石化化工生产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全行业的质量检测、能源消耗、环保监测等在线监测与管控集成解决方案;具备灾害预警、安全管理、智能采选功能的数字矿山解决方案。

(二)建立完善两化深度融合技术标准体系

围绕材料性能和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物料管理和产品流通、数字化研发和服务等,加快制修订一批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及接口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智能监测监管标准、电子标签编码及应用标准,以及传统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农资化学品的识别、定位、追溯通用规范,实现物料、产品、设备编码和各种接口标准的统一。

(三)促进“数字化企业”建设及智能制造

推动企业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数据信息集成共享,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向智能制造迈进。提升企业过程控制系统效率,推动先进优化系统(APC)和生产执行系统(MES)的应用与普及,促进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能源平衡、质量管理、物料平衡等方面的平稳运行,实现精细化管理。

深入研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实施路径,加快推进应用进程,实现生产设备与虚拟信息网络的融合,推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仓储产供销产业链一体化,实现产品可追溯、制造过程可监控、效益可实时计算,进一步增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四)培育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发展

支持石油和化工行业现货交易平台等第三方大型电子商务行业平台发展壮大,创新商务模式。支持行业大型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公共平台转化。鼓励行业协会、电商公司、农资生产企业联合建立农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石油和化工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壮大油气、石化、农化、危化品等专业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业,增强行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

 

十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

 

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深入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出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开拓一批新兴市场,培育一批“走出去”优势企业,全面提升行业对外开放水平。

(一)加快“走出去”步伐

加强海外油气供应能力建设。深化与俄罗斯油气合作,构筑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油气合作带。加强南图尔盖盆地、阿克纠宾地区现有项目周边的滚动勘探开发,在哈萨克斯坦建成多个千万吨级油气区。巩固阿姆河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在土库曼斯坦建成海外天然气生产合作基地。以国内市场优势换取中东上游资源权益,扩大合作规模,提高权益产量。积极推动艾哈代布、鲁迈拉、哈法亚等项目快速上产。加大与非洲合作力度,力争获取优质陆上及海洋合作区块和项目,形成风险勘探主力区。平稳推进西非地区油田建设,加快赤道几内亚、加蓬、阿尔及利亚、刚果等项目勘探,加大安哥拉宽扎盆地、西南非海岸盆地的区域研究。稳步推进委内瑞拉重油、加拿大油砂、美国页岩油气等低成本高效开发,加快安哥拉安第斯项目滚动开发进度,积极推动墨西哥湾盆地、巴西Campos、Santos盆地深水盐下构造带研究,加快油田勘探评价及项目实施。坚持资产动态管理和价值管理,不断优化资产组合,形成有序的进出机制,确保海外资产保值增值。

完善海陆能源安全通道。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油气战略运输通道,加强我国与中亚、西亚能源通道建设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扩大中亚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推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提升中俄油气管道输送能力。确保中亚等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营,加快建立跨国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机制,确保油气运输安全。

推进“一带一路”石化全产业链合作。发挥中国在炼油领域的比较优势,做实东盟、扩展中东、推动中亚/俄罗斯的炼油产能合作布局。充分利用境外轻烃资源,发展境外烯烃业务。在天然气、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发挥其资源优势生产甲醇及下游产品。有序推进煤制气、煤制油等煤炭加工转化领域合作,推动我国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走出去。推进橡胶、磷、钾、硼、化肥、农药、染料、氯碱等传统优势产业与具有资源优势或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产能合作。围绕龙头项目,结合纺织、建材等下游产业转移配套需求,重点规划建设若干海外石化/化工产业园区,推动上下游一体化的链条式转移、集约式发展。

深化工程、技术和装备合作。巩固拓展中东、中亚、非洲等传统油气勘探开发服务市场。积极参与沙特、印度、俄罗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伊拉克、伊朗和越南等国的炼化产能扩建和油品升级改造项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运、港口、电力、路桥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市场。建立示范工程,树立中国品牌,打造EPC总承包的竞争优势,大力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带动装备出口。

(二)培育对外贸易新优势

稳定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资源性产品进口,提高市场保障能力。引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大规模天然气运输、特种材料和特种纤维生产制造等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促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巩固扩大氮肥、磷肥、无机盐、纯碱、农药、染料、橡胶、轮胎等传统优势产业出口,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建立境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把出口产品价值链延伸到境外批发和零售终端,实现从资源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向深加工和精细化产品出口转变。培育新型贸易方式,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市场,加大东南亚、印度、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

主动参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安排,建立健全贸易摩擦预警系统,维护产业安全。有序推进油气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与发展,加快油气现货、期货贸易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促进能源资源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的影响力。

(三)提升外资利用水平

引进外商投资和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继续发挥外资在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鼓励外资投向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高端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与医药、高端化工装备、节能环保等产业,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推动中外企业合资合作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鼓励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开展合资合作。

(四)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发挥骨干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推进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和集群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油气勘探开发、炼化装置、现代煤化工建设等业务。

 

十二、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积极推进油气行业监管体制、危险化学品监管体制、油气价格机制以及行业准入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行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积极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减少行政干预,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建立常态化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以建立完善开放的现代油气市场体系为目标,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前提,深化石油和天然气体制改革,放宽准入,促进油气市场主体多元化,允许社会资本参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和天然气管道、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赋予符合条件的炼油企业进口原油资质和使用权,放宽对出口产品品种的限制,进一步深化国内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提高政府油气行业监管水平。

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统一与协调,整合行政、社会、科研以及企业等资源,设立统一、高效、专业化的监管机构和专家队伍,搭建统一的危险化学品信息申报、统计、评估、监测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使用等环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克服“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的痼疾,提高危险化学品管理水平和效能。

(二)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政策

围绕提高国家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油气勘探开发政策,建立勘探开发风险基金,支持企业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通过财税扶持政策,支持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和边际油气田有效开发,鼓励页岩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以及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推进成品油消费税等税收改革并加强征管,制定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外贸政策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修订完善天然气利用政策,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技、节能环保、税收、金融等领域的产业政策,落实和完善企业科技研发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行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改革,全面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使创新组织和创新人才都能获得成果收益。针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薄弱环节,建立由政府、企业、民间资本等共同组成的产业化基金和孵化基金,对已经进入中试的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成“最后一公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建立行业知识产权银行,推进产权交易,切实保护发明创造。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公平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完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生态修复与建设、先进适用环保技术研发给予支持。参照重大装备“首台套”政策,制定化工新材料应用扶持政策,对化工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与推广给予重点支持。

(三)加强法规建设和行业自律

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进一步完善行业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守法意识和行为自律,建立规范有序、稳定透明的市场秩序,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推动修订《矿产资源法》及其相关条例,制定《石油和天然气法》等法律法规。

加强行业自律。严格遵守国家工商管理条例要求,合法合规经营,诚实守信经营,有序开展竞争,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牢固树立安全环保的红线意识、底线意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深入实施责任关怀和HSE等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内部制度体系,确保能耗和污染物排放100%达标,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环保事故。

健全行业监督执法体系,加强企业能耗、排污情况和安全生产的抽查,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节能环保政策、标准的行为给予严惩。通过严格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企业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促使技术落后企业退出市场,实现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石化联合会、各专业协会和地方协会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架起了有效沟通与协调的桥梁,在反映企业诉求、参与行业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行业协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加快自身改革,着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服务、组织、协调、引导等作用。一是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建立石油数据中心和化工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发现行业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诉求。二是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平台建设,重点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业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政策建议与意见,助推行业转型发展和重大改革。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协调、管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组织企业构建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行业科技奖励,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等信息咨询服务。四是加强质量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组织企业开展质量信誉承诺和QC小组活动,开展品牌建设活动,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咨询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五是加强国际交流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搭建桥梁。

(五)提升全员综合素质

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强化监督约束,强化职业操守,建立企业资信、企业竞争力、社会满意度等评价机制,促进行业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组织制定、修订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标准,宣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编写培训教材,做好职业健康和技能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技能。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制定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标准,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现代专业、技术和金融知识的企业家队伍,为推动我国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683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1961.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04-20
Next 2022-04-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