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4月27日在《中国化工报》头版头条刊发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定下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基调。至此,保护母亲河的重任被史无前例地摆在了国家战略层面。也就是从那时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长江大保护行动在化工行业拉开大幕。
2018年4月24日,总书记考察位于长江岸边的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进一步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1年3月1日,在我国首部流域保护法——《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之日,中国化工报社启动“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发展主题调研”行动,分四路对长江上中下游重点省市政府、化工园区、企业和相关单位进行了专题采访。
5年发展看变化。今天,调研组的记者用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用行业保护长江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向总书记汇报。
立足新发展阶段
交出“生态优先”成绩单
2021年,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体,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与化工行业付出的巨大努力分不开。调研组在走访过程中的最大感受就是,5年来“共抓大保护”的理念不仅印在了石油和化工人心里,更凝结成一点一滴的行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重庆,调研组在长江上游段重庆华峰化工公司看到,这里花草成片、树木成荫,金鱼和鸭子在中水构成的水体景观里游来游去。“它们都是我们环境治理的动态监督员。”华峰化工公司代表打趣道。
在四川绵竹,当地政府大刀阔斧关闭了一批落后企业和矿山。在这个2017年因磷石膏污染问题而被中央环保督察组挂牌督办的地方,矿区已经变成景区。游客们三五成群,或是散步聊天,或是嬉戏游玩,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湖北宜昌,记者随着人流来到位于长江中游的猇亭区长江岸线,看到在兴发集团的努力下,昔日化工厂区变成了休闲赏景、参观研学的文化新地标。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处,长江大保护纪念雕塑见证着一江清水向东流。
在距猇亭区长江岸线约50千米的枝江水域,市民面对不断跃出水面与水鸟共嬉的江豚,一边拍照一边感叹:“之前很少看到江豚嬉戏,现在它们成群的出来,看来水质真的变好了。”美景的背后,是湖北三宁公司从2016年就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号召,主动关停了生产经营良好的宜昌田田化工公司。
在江苏扬州,烟花三月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2020年总书记考察过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尽管还在建设期,却早已成为游客众多的“网红”打卡地。这里曾是汇集了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80多家企业的城南工业区,上缴利润可观,但当地在算好“整体账”后,还是将企业逐一关停搬迁。
在江苏南京,金陵石化针对特大事故新建了事故水转输系统。“上了这个系统,才能真正确保事故废水‘防得了、守得住、关得死’,不向长江排放一滴事故水。”金陵石化安全总监陆鹏宇说。
贯彻新发展理念
交出“转型升级”成绩单
正如总书记所说,“不搞大开发不是不搞大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地发展、有序地发展”。长江经济带的优势条件,决定了沿江企业要在行业发展中起到战略支柱和示范引领作用,要在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方面先人一步。在这方面,沿江化工企业交出了闪亮的成绩单。
在长江第一城宜宾,坐落着一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企业——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西南地区最大的氯碱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但在天原人心中,获得国家首批绿色化工企业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称号更值得骄傲。
“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打破原有的行业天花板。在做强氯碱化工主业的同时,我们主动腾笼换鸟,充分利用老厂区搬迁之机,选择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的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增加氯化法钛白粉及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两个新项目,构建了新的产业增长极。”宜宾天原公司负责人说。
曾经的小氮肥企业可以转型成什么样?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可以成为甜味剂安赛蜜、三氯蔗糖和香料麦芽酚全球最大生产商。从该公司的产品树状图可以看到,金禾实业以合成氨、尿素等产品为起点,逐步将产品线向下游拓展至精细化工产品。通过基础化工业务与精细化工业务的协同性优势,延长产业链,减少中间产品采购成本,进而降低整个产业链生产成本,他们的拳头产品占据了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江苏南通,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棒”。在这里,有一家始建于1958年的农药重点骨干企业——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山股份不仅是国内第一家整体搬迁的农化企业,也是技术傍身的农化企业代表。这家率先向国外输出农药生产成套设备和技术、率先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在农药生产上的企业,也是“立足农药,走出农药,放眼新材料”的先锋。通过引进全球先进的纳米生产技术,在工程化技术攻关成功后生产出高端纳米保温材料,成为全球第四家能够生产气相法纳米氧化铝的企业。这是江山人的骄傲,也是沿江化企转型升级的样板。
构建新发展格局
交出“协同发展”成绩单
长江经济带9省2市,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当长江上下游遇到化工产业链上下游,跨地域协同发展成为交叉点。
同处长江上游的川渝两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两地“强强联手”的举措自然备受关注。2020年,川渝能源主管部门首次签订合作协议,计划统筹推进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积极发挥长宁—威远、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的引领作用,打造川渝天然气千亿产能基地,在2025年建成中国“气大庆”。
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涪陵是长江下游浙江省的对口帮扶地,总部位于浙江的华峰集团也由此与涪陵白涛园区结缘。2010年,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开建,两年后建成投产。如今,十年磨一剑的重庆华峰不仅打造出一座现代化的绿色工厂,更手握42项专利技术。依靠自主技术,公司己二酸产品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成为深山里的“金凤凰”;苯法己二腈技术也改变了国内己二腈受控少数跨国公司的窘境。2020年,重庆华峰营收153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营收将达500亿元,接近华峰集团一半的体量,浙江、重庆涪陵也将实现比翼双飞。
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有数套氯碱装置,却没有用氯产品。为了给江西的烧碱和氯气市场需求“补链”,位于长江下游江苏泰州的梅兰集团选择了在九江投资。“烧碱主要用于当地的化纤和造纸行业;氯气主要用于生产氯化石蜡;二氯甲烷主要用于医药行业和制冷剂生产。”梅兰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陈明说。
在跨省协同之外,区域内集群式协同发展也如火如荼。2020年12月揭牌的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目标高远——力争2025年区内产品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电子化学品配套率达到65%,成为国内标杆性的电子化学品基地。
万里长江奔流不息,滋养哺育中华民族;现代化工创新无限,强国路上谱写华章。正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所言,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母亲河一定能实现与现代化工产业和谐发展,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一定能成为世界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典范。
(转“中国化工报”)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2309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