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万夫
冯立波
“敢为人先,忘我奉献,不畏艰难,合力攻坚”的“登天”精神,是吉化科技人员扛起中国化工的历史责任,强国强军,追求中国梦的生动写照。
中国化工的历史责任
“飞天”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梦想。从上世纪“两弹一星”发射成功,到“嫦娥3号”月球软着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航天大国。这其中有无数科学家为之奋斗,也凝聚了几代吉化工程技术人员的探索与奉献。
1959年冬,主抓科学技术与国防工业的聂荣臻元帅给中央打报告,提出自力更生解决新技术新材料的意见。报告指出,化学工业任务很重,如果不能加快发展,可能成为薄弱的一环。聂帅在报告中,提出需要新材料5600种,其中化工材料803种,当时我国能够生产的只有439种。
导弹、火箭、卫星等具有强国强军标志的现代国防科技,呼唤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强力支撑。
1964年10月16日15时,西部戈壁滩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卫星)
1980年5月18日10时,中国在西北导弹基地,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地地导弹获得圆满成功,中国化学工业提供96种材料。
1982年10月12日15时,中国从水下发射的潜地导弹,准确溅落预定海域,圆满成功,中国化学工业提供67种材料。
1984年4月8日15时,长征3号火箭,从西昌发射基地把试验通讯卫星送到预定地球同步轨道,中国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化学工业提供136种材料。
国防化工,以它的特殊使命与担当,为国家的强大,一直在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地作着自己的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注并重视这项事业、这个群体。每一次成功,都向参加研制、生产和试验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解放军指战员发出贺电。中国化工全行业,包括吉化人、吉化的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分享了这至高无尚的荣光。
“登天”:他们用尽毕生精力
朱宝英,女,1917年10月出生,浙江建德人,吉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帝国主义与反华势力的封锁,国家急需一种特殊的橡胶用于飞机维护和制造,组织上把任务交给了当时沈阳化工实验所的朱宝英和她的实验组,东拼西凑的设备,分秒必争地研制,日夜兼程地拚搏,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圆满完成了特种橡胶的科研和生产任务,在把银鹰送上蓝天的同时,也圆了国人“登天”的早期梦想。
1958年,朱宝英从沈阳调到吉化研究院,为填补我国有机硅橡胶工业的空白,她埋头苦干,取得重大成果。
硅橡胶,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只用于国防军工和尖端技术,后来才逐渐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广应用。朱宝英主持的连续化甲基硅橡胶中试技术开发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中试工业化技术开发,作为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的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她组织的千吨级有机硅生产装置的技术开发,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万吨级有机硅生产装置的技术开发,成为中国有机硅产业腾飞的标志,被授予“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成绩显著奖。
朱宝英作为吉化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1964年12月,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2月,出席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11月,61岁的朱宝英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续写吉化人“登天”故事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桂纯。
1955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的桂纯,刚刚分配到北京第三机械工业部,就被组织上安排到沈阳参加国防工业急需的“201”产品研制。已经有两年党龄的桂纯,当然义无反顾。
“201”是原子能反应堆内快中子减速剂,一种神秘而又贵重的“水”。那是一个艰难岁月,一年多的努力,一年多的辛苦,只有3人组成的“物20组”终于获得成功。
“小试”成功的报告送到北京,下一步将是“中试”与“大生产”。1959年,国家把“201”的继续工程交给了刚刚成立的化学工业部。桂纯被召回北京,并带着课题到大连攻关,经过700多个昼夜的奋战,“中试”通过鉴定。
国家决定在吉林建设一套“201”产品工业化生产线,代号“726”。1965年1月16日,桂纯作为工程设计方代表来到吉化试剂厂,经过几个月的奋斗,当装置建成的时候,桂纯把户口迁到吉林,她离不开“201”,离不开这个已倾注了十年心血的工程。
作为车间技术副主任,吃在现场,住在现场,桂纯对助手们说:“必须加倍努力,咱们是在开辟一条‘登天’的路!”
仅用4个半月的时间,桂纯带领他的团队拿出了合格的“201”产品,为“726”工程提前一年半建成投产,国务院专门发来贺电。
为了满足国防需求,国家决定在吉化试剂厂再建一套不同于“726”生产工艺的“649”工程,桂纯责无旁贷地挑起了这副重担。按设计要求,装置必须承受150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可当时吉化的设备只能承受设计压力的1/3,桂纯制定一套新的试车方案,精心组织,仔细应对,取得了成功。可是没多久,装置出了问题,被迫停车。炎热的夏天,穿上棉装,桂纯与技术人员一起钻进零下70多度的设备查找故障原因,并成功地采取了排除措施。
拿下“201”,桂纯又瞄准“741”,这是1975年国家下达的、航天事业急需的又一种尖端产品。
短时间内,桂纯及其团队将生产“201”的“649”装置进行改造,接连闯过了厂房、设备、专用管线、绝热处理、触媒研制等一系列难关,一次开车成功,按时生产出“741”产品,受到国防部、公安部、石化部等5部委通报嘉奖。
桂纯同志终生未婚。为了我们国家的国防军工与化工事业,一直奋斗在第一线,在试车、攻关最紧张的时候,别人干一个班,她却吃住在现场,干两个班、三个班。她患有淋巴结核病,劳累过度时常发作,头昏,发烧,脖子肿胀,说不出话,敷上中药,缠上绷带,用笔写,打手势,始终坚守在一线。
她曾这样回忆自己无怨无悔的选择:“自己从学校毕业就加入了浓集‘201’的行列……对此专业我十分热爱,从1955年到1981年,几乎花掉了我20余年的精力。”
桂纯同志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全国石化战线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1982年当选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201”“701”产品填补我国化工生产空白、解决国防军工燃眉之急的同时,吉化化肥厂承担的航空航天器系列液体推进剂自主研发任务也在如火如荼地紧张进行,白凤春、刘德孚、张志成等吉化科技人员,依托“一五”时期建设的硝酸装置,成功研发出液体推进剂的系列产品,不仅被国家评为质量金奖,还为“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提供了重要保证,多次受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部门的表扬与嘉奖。白凤春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国家课题组组长,荣获国家航天工程重大贡献者奖,并成为国家“液体推进剂氧化剂国家技术标准”和“液体推进剂氧化剂生产技术规程”制定者。
续写“登天”新篇章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新一代吉化人沿着老一辈开辟的“登天”之路,继续开拓,奋勇攀登,研制并生产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宇航级碳纤维高端产品,蔡小平和他年轻的团队续写了“登天”精神的新篇章。
1989年7月,蔡小平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毕业,到吉化研究院参加工作,一年后又考取长春应化所博士研究生,1993年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2002年,蔡小平受命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T300碳纤维及原丝的工程化研究。当时国内没有任何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资料,从国外购买的碳纤维民用料,不仅要提前签合同,而且剩余的边角料要存放指定仓库,回收运走。
他带领项目组同志从工艺配方入手摸索前行,没有设备,自己设计制作,为了跟踪工艺参数的变化,他住现场,盯岗位,经常连轴转,2003年取得了中试一次贯通运行的重大突破。
原丝,是碳纤维的中间产品,俗称“白丝”。工艺开发阶段,存在截面肾型、有孔洞等问题,影响产品性能。蔡小平吃住在现场,调整工艺,每天连续工作20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产品强度指标波动的原因,拿出将低温成型改为高温快速成型的方案,终于生产出各项指标完全合格的产品。
接下来,更艰巨的任务是将“白丝”变成“黑丝”?也就是如何将中间产品的原丝制成真正的碳纤维成品?2007年6月,国家科技部下达指令,由于国家急需,10月30日前必须拿出合格产品。
蔡小平立下铮铮誓言:“宁可黑发变白发,也要把白丝变黑丝。”2007年10月28日,是第13次调整氧化炉工艺后挂的第一批丝,仪表显示灰分含量已降到0.3%以下,这意味吉化碳纤维产品达到了航天标准,中国有了自己的高性能碳纤维技术。
2009年5月16日,吉林石化百吨级碳纤维装置聚合单元投料成功,一举突破了碳纤维工程放大和工业化生产两大难题,中国第一个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在吉林诞生。
2009年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刚成立不久的吉林石化碳纤维厂视察。他谆谆告诫大家:支持企业发展或者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就是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他鼓励科技工作者用高端产品、高端技术去占领市场。
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把民族振兴、企业发展与自己的人生奋斗结合起来,一代代吉化人“登天”不畏难,敢为天下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做出了切实而艰苦的努力。登天精神,自然也成为吉化工程技术人员自强不息、勇于攀登的真实写照。
点评: “强国”的使命与“长子”的担当
《孙子兵法》有句名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言简意赅地指出了强国强军的一致性、重要性。然而,不论是强国,还是强军,都需要科技支撑,化学工业责无旁贷,首当其冲。
在那艰难岁月,吉化人有作为,敢担当,以“新中国化工长子”的气度与风范,挺身而出,为强国强军的“登天”伟业,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努力与贡献。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639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