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长 进 行 时

吉林石化北方公司30万吨轻汽油醚化项目建设纪实

于万夫

在中国经济多元化的新常态中,厂办集体企业是一支独特而又极具潜力的有生力量。在国有企业艰苦跋涉的年代,它们分忧解难,相伴而生;改革开放以后,追赶时代步伐,丰满羽翼,冲浪而起,不失时机地提速工业化进程。

本文从一个项目建设的微观视角,反映这个特定群体朝气蓬勃的活力和勇于作为、强劲崛起的成长进行时。

新厂长  新项目

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吉化北方公司,是个已有50多年历史的厂办集体企业。隶属于北方公司的锦江油化厂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国家大二型化工生产企业。

2014年7月,不到40岁,但已在吉林燃料乙醇销售公司高级业务主管、经理岗位上干了8年的李伟,被调到锦江任厂长、党委书记。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是“强强联合”的能源企业,合资企业,而锦江只是一家“厂办集体”,收入少了,落差大了,但是李伟喜欢这个新企业、新天地、新挑战,喜欢新岗位赋予他的责任与使命。

上任伊始,用了几天时间,深入车间班组,查看装置设备,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他发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锦江不仅有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更有一支经验丰富、埋头苦干的员工队伍。面对动荡而严峻的化工市场,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7.01亿元,利税合计9142万元。这在当下是个很不容易的业绩。

但是再仔细琢磨、分析,精明而细心的新厂长,发现了这组数据背后隐藏着的危机与挑战。2012年、2013年、2014年比较,锦江厂的销售收入是从20亿元一路滑到18.3亿元、17亿元的;利润也是从1.2亿元一路滑到0.77亿元、0.44亿元的;税金,更是从0.65亿元,降到0.57亿元、0.46亿元。

国际油价没有一点止跌反弹的迹象,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集体企业,不同于“民企”“国企”。工厂不仅负有对国家、对社会、对地方的责任,更要对“集体”负责,对于近千号员工负有更多、更大、更具体的责任。不发展不行。锦江现有7套化工装置,有的已经运行30年了,过去是创效赢利的金娃娃,现在亏损,成为企业的包袱。市场无情啊!

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涌上心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伟萌生了一种危机感。

组织谈话以后,他曾给自己明确了三大目标:一是严抓严管,确保安全平稳生产;二是强筋健骨,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三是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保证集体企业活力。

三大目标,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三大目标,扛在肩上,装在心里。

恰在此时,国家推行车用汽油升级换代,轻汽油醚化作为新的效益增长点,从储备项目走入视野,抓住了他极为敏感的神经。

东北三省是封闭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特区”,吉林石化炼油厂的成品油2/3作为乙醇汽油的组份油就地消化,另外1/3被调离东北“下海”外运。无疑,车用汽油的升级换代对吉林石化、对炼油厂是个机会,更是一个挑战。如果能把炼油厂的轻汽油醚化后,再返回炼油厂,烯烃降20%,辛烷值高2-3个单位,不仅可以减轻炼油厂烯烃调和、辛烷值调和的压力,更具有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创效能力,何乐而不为!

“这是个机遇,必须只争朝夕。”凭着对油品市场的娴熟把握,李伟对轻汽油醚化项目的前景十分看好,但自己刚刚到任,这么大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我一个集体企业小厂能拿到手吗?

李伟敲开了王博办公室的门。

王博,吉林石化经理助理、北方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虽说是顶头上司,但他们也是同龄人,大学毕业后脚前脚后走进吉林石化,工作上有过交集,算是熟人,李伟并不拘禁。

听了李伟的陈诉,王博笑了:“没想到哇,进入角色挺快!”

这是上级的一个赞赏,李伟感觉到了。

作为上级,又有多年集体企业的工作经历,王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当然也有一个更大的视野:“厂办集体有自己独特的血缘优势、地缘优势,服务服从主办厂,与吉林石化贴紧靠实,嵌入式发展,是咱北方公司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锦江油化厂在这方面的优势更大更明显,应该带好这个头。”

王博充分肯定李伟抓住吉林石化千万吨炼油新增混合碳4资源的有利时机,做好做足“资源优化、配套发展”的文章,并进一步指出:“只要把主业嵌入吉林石化,想不发展都难。”

李伟高兴,王博能把话说到这个高度,这是一个很充分地肯定。

李伟胸有成竹,王博信心满满,但他们知道,北方公司虽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但投资超过500万元的项目,决策权在吉林石化公司。

“咱们共同努力,一起推动。”王博的支持不是在嘴上、纸上,而是坚定而又毫不含糊地体现在行动上。

从王博办公室出来,李伟突然感到自己壮实了许多,浑身上下都是劲儿。什么叫“领导”?这就是。他能给你力量,给你信心,把你远航的风帆鼓得满而又满。

醚化项目作为“特急工号”纳入李伟的议事日程,也成为王博2015年的当务之急。

李伟马上派出技术骨干到宁夏石化、兰州石化、大连石化考察,从工艺技术,到装置设备,到效益前景,弄得精准而又翔实。

为了让这个项目落地北方公司,王博、李伟亲自找到吉林石化决策层的相关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陈述:“虽然我们是集体企业,但是有经验,有优势,有能力,一定会把这个项目建得又快又好。”

“几年来,北方公司的确干了几个项目,干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不错。”吉林石化领导非但不否认,还点赞了北方公司良好的信誉记录。

“醚化绝对是个利好、共赢的项目,不仅能成为北方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也对炼油厂的油品升级有利,更能分解吉林石化的压力。”
不紧不慢的王博似乎有些激动了,他恨不得把醚化项目的“利好”全都摊到桌面上。

听到这里,在场的领导笑了:“越是利好,惦记的人就越多。”

这句话仿佛点到了王博兴奋的穴位,他扳着指头陈诉自己的优势:“我北方的优势无人能比:第一,不征用土地;第二,现有公用工程够用;第三,企业自有资金充足;第四,也是更重要的,我们有地缘优势,原料入厂、产品出厂可以管输,无需罐区建设。”有备而来的王博,在一口气儿罗列了这么一些极具说服力又打动人心的理由之后,停了停,意在让他的陈述效果发酵,同时瞅瞅李伟,把具有板上钉钉效力的第五个理由,留给了李伟。

李伟接着说:“锦江MTBE车间现有两套与醚化工艺相似的装置,运行多年,各项指标先进,技术人员、操作工有丰富生产经验、管理经验,我无需增员,就有熟练的技术业务骨干可用。”

五大理由,掷地有声,陈诉有序。改革开放、创新创造新常态,厂办集体企业显而易见的“优势”让他们说得很有些底气。

所有部门亲自跑,相关会议都参加,不用讲稿,侃侃而谈,吃透了醚化项目,王博、李伟梦里都在为这个项目忙碌奔波。

2014年8月,锦江油化厂启动《轻汽油醚化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高翔,一位反聘的、吉化炼油厂退休的高级工程师,带领她的助手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忙碌。

9月10日“项目建议书”提交工厂领导班子审议。

9月16日“项目建议书”呈报北方公司,并组织了多次论证。

11月13日完成项目可研审查,终板报告呈送吉林石化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

王博、李伟赢了,北方公司赢了,醚化项目很快被吉林石化决策层认可。

2014年1224日,30万吨轻汽油醚化项目经吉林石化经理办公会研究通过,201514日正式立项。

锦江很努力,北方很抓紧,吉化讲效率。从项目提出,到批复立项,仅仅用了4个月。

吉化作风开启了锦江成长进行时的序幕,为醚化项目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目标  新气象

在北方公司召开的2015年工作会议上,王博总经理在提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轻汽油醚化项目要在4月份开工建设,11月份建成投产”的明确要求之后,特别强调:“轻汽油醚化工程是北方公司集中化、规模化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对于推进北方公司结构调整,发展规模经济,培植核心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

2015年17日。锦江职工代表大会。

李伟厂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以“打赢新项目建设和推进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以最高标准,最好质量,最快速度,最佳水平打赢这个项目”,迅即将“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目标变成全厂上下的共识,带出一片新气象。

1月13日,北方公司召开项目启动会议。

工程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吉林石化总经理助理、北方公司经理、党委书记王博任工程总指挥。副总指挥:北方公司副经理肖刚。

会上,王博与李伟签订项目建设“风险抵押责任书”。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李伟任项目部经理。项目经理部下设基建办公室和13个专业组。支撑醚化项目的四梁八柱迅即到位,都是锦江的实干家,均为兼职。

“依法合规”打造一个阳光工程,是王博、李伟以及两级领导班子执著而坚定的追求。

在抓紧项目环境评价、安全评价、职业卫生评价报告编制、评审、批复的同时,施工队伍招标、采购物资招标、大型设备订制、施工监理选择等工作刻不容缓,日夜兼程。

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工程建设指挥部挂牌运行。“形象进度示意图”“项目里程碑控制节点”“安全施工违章违纪曝光板”“醚化装置工艺流程”全部上墙,张榜公示,流程清晰,精准推进。

每天18点的例会制度雷打不动。这是沟通情况、协调步伐、紧张有序的保证,更是“过程控制”的有效手段。

几易其稿的施工招标方案通过。有4支“特一级资质”化工建设劲旅参与竞标,经九评委打分筛选,中国石油吉林化建脱颖而出。

与施工队伍招标同样重要的,还有物资供应的阳光采购、合规管理。王博、李伟对供应招标组负责人梁伟、栾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合规合法,抓紧抓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醚化项目需要采购的非标设备34台套、转机设备20台套、电仪设备579台套、钢材1692吨、阀门2404台、加工件4750个、电缆9.5万米、助剂462吨,费用合计4493万元。

采购要考虑价格,也要考虑质量、寿命、运行成本及售后服务等综合性价比。选商,推商,定商,严格履行阳光采购流程,加大比价采购力度,工厂利益最大化。整个醚化工程采购670笔,现场招标72次,签订合同278份,办理各类签证604份,降采445.15万元。

设备与材料到货时,甲方、乙方、监理方、采购部门、专业技术部门同时到场,五方联检,逐台验收,严把设备、材料质量关。

营口厂家的锻件含锰量不足,拒收;吉林厂家的变径管、三通管“超厚”,拒收;直径159管材、20号管材,外观有划伤,拒收。

一批阀门到货了。这是一个与锦江打了20多年交道、信誉记录不错的制造商,60多台阀门,10%不合格,密封面有划痕,全部退货,并追究其违约责任。

整个工程,各类设备、物资39500/件,联检231次,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及时退换31项。物资采购部门,用质量合格率、用户满意率、到货及时率,三个100%,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保障。

3月7日,周六,正月十七。

摩拳擦掌的锦江人,冒着凛冽寒风,在废弃的异丁基苯装置周围插上几面红旗,举行一个简单的老装置“拆除”仪式。

异丁基苯是1993年建成的老装置。拆除工程包括甲酰吗啉装置、重芳烃储罐和17个火车槽储罐。整平后,原址建起27米高的醚化装置框架和62000立米储罐。

工程总量不大,但施工难度不小。石油化工企业,边生产,边建设,绝对是险情四伏的“高难度”动作。醚化项目的施工难度,当然从旧厂房、旧设备的拆除就全都显现出来。

厂里不仅有6套化工装置在生产运行,吉林石化炼油厂、乙烯厂、高碳醇厂也近在咫尺。施工现场,被生产“进行时”的装置和管线包围着,四面都是危险源,三面都有障碍物,旧厂房、旧装置只能小心翼翼一面倒。

乙方,施工单位打算动用气焊切割旧设备、旧管线,以提高效率;但锦江作为甲方坚持只能使用锯条,一下一下把管线锯开拆掉:“老装置虽说停产多时,但难免有物料残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一头是赶工期,抢进度;
一头是“零事故”,保安全。孰是孰非,哪重哪轻?乙方认了,起早贪黑,只能用汗水消化矛盾。

冒严寒,迎风雪,宋捍东副厂长带领赵伟、郑德武、詹吉安等基建办的几员干将,日夜盯在现场。

紧张、繁忙而又秩序井然的工地上,除了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每一个角落都闪烁着锦江人警惕的眼睛。爬塔,登罐,卸阀门,拆管线,监护人员不厌其烦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确认每一条界区管线,确认每一台机泵设备,确实具备施工条件了,确实落实安全保护措施了,然后施工才能进行。工程建设期间,累计叫停违章作业31次,停工整顿55小时,违章违纪教育1217次,查出问题348个,全部按时间节点整改完毕,整改率100%。工作票、作业证、监护人的权威性,“严是爱,松是害”
的安全理念,“谁主管,谁负责”的安保措施,在施工现场被执行、发挥得淋漓尽致。

“事故”是项目建设的最大风险。以“零事故”为目标,谁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与懈怠。

吉林之春,乍暖还寒,时不我待。拆迁整平之后,415日奠基,工程建设紧锣密鼓地铺开了。

6台储罐,建在有重大危险源的成品库区,车间已提升管理等级,施工得“见缝插针”,有装卸作业时不允许干活儿。

当储罐基础挖至1.8米时,发现地质条件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工作量计划外加大3000立米,施工队伍只能加班加点,日以继夜,而工程组织者与现场管理人员更得吃住在厂,保质量,保工期。

不论是主装置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还是20多个独立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只要开始浇筑,必须一气呵成,时常干到凌晨两三点钟,天都亮了,却不能收工。加草簾子、塑料布,采取措施,恒温控制,每隔2小时,还要对混凝土成型做一次温度记录。

一直盯在现场的锦江人,何止是没有休过星期天、节假日,半年当中,许多人时常是有家不能回。

这期间,苏志平母亲病重,两次去北京治疗,他却无法脱身,只能对妈妈说:“厂里干这么一套装置不容易,儿子肩上的担子重啊。”

这期间,毕天宝媳妇发烧,孩子感冒,领导让他回家照顾照顾。但是面对火热的现场、肩上的责任,他把家事都交给岳母了。

6月下旬,工程终于进入一个重要节点。大型设备将运抵现场,按部就班、昼夜不息的工地突然多了一分喜庆,出现一个高潮。

就像迎娶新娘办喜事一样,宋捍东、郑德武带领大伙儿排尺布局,采石铺路,清除障碍,正儿八经地忙乎了好几天。

6月29日,高23米、直径2.6米的3台反应器凌晨两点,浩浩荡荡、慢条斯理地运抵现场,早已恭候多时的建设者,根本没让设备落地,凌晨4点吊车缓缓起动,早晨7点设备安然就位。

4天以后,最高57米,直径分别为2.8米、1.4米的4台反应塔,也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进入现场。73日到5日,给这躺在现场的庞然大物组装44层平台。

2015年7月,北国盛夏,一点也不凉快,每天都是33度的高温,工地上挥汗如雨。

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吉林石化孙树祯总经理来过,张维波副总经理来过,王博、肖刚来过,李伟更是一天几趟,站在烈日下,跟大家一起汗流浃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能说什么?

“糖茶水、绿豆汤,再弄些西瓜……”王博、李伟反复嘱咐跟在身边的宋捍东、郑德武。

宋捍东:“放心吧,工地上没断过……”

领导们哪个不想让大伙儿停下来,避避酷暑,躲躲高温,但已到嘴边的这句话,狠狠心,谁也没有说。

为了企业的希望工程,苦点吧,累点吧,你们都是锦江的功臣!

7月9日早7点,3台百吨大吊缓缓起动,下午3点,装备完毕的4座巨塔全部就位。

轻汽油醚化工程,全部塔器4台、反应器7台、储罐14台、換热器12台、机泵22台,还有69个钢结构框架基础,上千个地脚螺栓,个个准确,一次就位,沒出丝毫差错。

从设计加工,到运输安装,100多个日日夜夜,一环扣一环,锦江人盯住每一个环节,管理到位,跟踪到位,反复核校。

这就是锦江人演绎的吉化作风“严细实快”,这就是锦江人创造的锦江速度“多快好省”。

新团队  新作为

时间过得真快。特别是当你在为事业奔波忙碌到“忘我”的时候,几天、几周、几个月,只是不知不觉的弹指之间。

立项之后,醚化项目的“生产准备”已经与设计、招标、施工同时起步、齐头并进。这里的焦点人物,应该是著名的锦江先进工作者标兵杨劲松。

在醚化立项的同时,李伟厂长就给醚化车间—锦江新团队物色了一个当家人。杨劲松,1993年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是进入吉化厂办集体企业的第一批大学生,22年工龄,11年车间主任历练,在锦江的舞台上,创造过一连串的精彩。

醚化正式立项第四天,18日,醚化车间成立,杨劲松出任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

李伟厂长亲自参加车间管理层的第一次会议,谆谆嘱托,殷殷希望:“今天是醚化车间成立的会,也是我为你们送行的会。马上就要去宁夏石化实习了,不要辜负了厂里的希望,扎实努力,证明自己,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1月20日,杨劲松带上15名员工出发了。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这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对吉林来客充满诱惑。锦江实习队,包括劲松主任在内,听说过,但谁也沒来过。

时间太宝贵了,哪有空儿寻古探幽啊。

杨劲松宣布:“实习机会难得,实习时间不长,必须抓得紧而又紧。实习期间周一到周五,熟悉工艺,了解流程,在装置区跟班学习,做好笔记,周六放假,周日考试。”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了:“主任,真幽默,周日考试,周六放假?‘放假’的后边跟着个‘考试’,多大的威胁呀!”

杨劲松也笑了。只不过,他的轻轻一笑迅即消失:“没办法,咱们肩上的担子太重了。休息是权利,考试是需要,自己安排吧。”

宁夏石化的醚化装置,产能40万吨,20143月投产。走进装置区,劲松主任并不陌生,与锦江MTBE车间的碳4醚化工艺设备大同小异。从宁夏的技术,想到锦江的装置,作为车间主任,作为保证锦江30万吨醚化项目今后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杨劲松的肩上的确压着一副很重的担子。

厂里给新车间配备31人。实习归来,新团队面临的考验与任务,主要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护和装置运行的岗位培训。

安全生产,厂里强调“属地管理”。醚化施工现场的安全,当然醚化车间负责。杨劲松给员工讲“129300330”的“海南里希法则”。海南里希,美国人,通过分析55万起机械行业发生的违章事件得出结论:330次不安全行为可能300次无后果,但会酿成29次轻伤、1次重伤或死亡。抓安全不能有侥幸心里,贵在防微杜渐、尽职尽责。

其实,现场监护与岗位培训是相辅相成的两项任务。作为装置的主人,通过施工监护,及早介入,熟悉设备结构,熟悉工艺流程,监护与培训异曲同工,并不矛盾。

车间把员工分成4个班,每天都有两班监护,两班学习。为了做到两不误,杨劲松特别把现场学习时间,“抽空”安排在每天的早晨7点之前,中午11301330之间。主任还要求:每人每天一张流程图。周五考试,成绩上墙。

从年初去宁夏实习,到10月装置投产,杨劲松组织了25次专业技能考试,合格率100%,优秀率95%以上。

尽管安全监护、培训学习等日常工作需要投入精力,尽管技术方案、培训教材及开停车方案需要制定审定,但车间管理层的最大惦记,还是对工艺包和基础设计、施工图的审查。

工艺包审查先后组织了9次,基础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先后组织了12次。北方公司的肖刚副总经理、锦江厂高翔、杨劲松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几十人参与,分别提出232个问题和505条建议。

这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深思熟虑的慢功夫。它不仅关系到装置的运行质量,更与开车后装置投入产出的各项指标有关。

单是杨劲松主任就带领车间管理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到后半夜,冥思苦想,审查各类图纸、数据,提出并落实了100多条建议,得到领导和设计单位高度重视,大部分被采纳。 比如:把导热油加热的T-503操作压力从原设计0.3mpa,改为微正压;塔底温度从130℃,降到96-100℃,节能效益明显。

再比如:把原设计分别置于地下的30立米污油罐、污甲醇罐,合二为一,搬到地上,取消价格昂贵的进口自吸泵,采用氮气压料,不仅节省建设投资,也降低了投产后的维修成本。

锦江人用自己的智商、智慧,为企业的成长进行时提供了“又好又省”的质量保证。

新锦江  新常态

2015年9月,抗战胜利“大阅兵”的精彩与激情,着实也让锦江人热血沸腾了好一阵子,一鼓作气,醚化项目迅即进入收尾阶段。

“三查四定”是工程收尾的重要环节,精细,庞杂,叫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甲方、乙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上级部门,凡是与项目建设、装置运行负有相关责任的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有近百人参与。大家从工艺、设备、安全、环保、质量等诸多方面,对新装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先后组织了5次排查,查出大大小小166个问题,边查边改,不留遗憾。

年产30万吨的轻汽油醚化项目415日奠基,923日竣工“中交”,建设期一共161天,比计划提前27天,正式从建设者的手中交给管理者、操作者,交给装置的最终主人。

打压,吹扫,气密,装剂,注油……

杨劲松带领“醚化”这个年轻的团队,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条不紊地、过细地做着开车前的准备。

中交后的一天,王博专程来到醚化车间现场,他很兴奋:“这么短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地走过来,你们用行动与成果证明了集体企业的成长成熟,证明了北方公司的综合实力。”

李伟凑上前去,向王博透漏了一个喜上加喜的消息:“整个工程的费用不会超过1亿元。”

王博一愣。预算1.67亿元的醚化项目,吉林石化领导审批时已经拦腰砍掉3000万元,你们又省了3000万元?

“好消息,不容易,相当于我北方公司一年的利润呀,怎么省下来的?”王博的确为这个信息感到振奋。

李伟搬着手指向王博汇报说: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基建指挥部的每一个专业组,每一个管理人员、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功不可没呀。基础设计、施工图审查我们搞得很细,设计变更只有38份,变更量是历次工程建设最少的一次,特别是工艺管道专业,“零”失误,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成本。还有施工单位招投标、物资采购招投标,公开,透明,货比三家,又省了一大笔;进入安装阶段,电器仪表、整平刷油,凡是能自己干的,锦江都自己干,这又省了一大笔。

“醚化项目是你们用吉化精神创造的奇迹!你们为集体企业争光添彩了。”王博的这句话说得很重,也十分中肯,他为吉化“背山精神”“麻袋毛精神”培育出来的创业者由衷点赞。

在醚化项目冲刺“中交”这个标志性节点的时候,李伟签发了锦人字(2015)4号文件,在醚化项目建设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张伟被提为成品车间主任、毕天宝被提为醚化车间副主任、苏志平被提为机动科副科长。

张伟1992年毕业于吉林化工技校、毕天宝2007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苏志平2006年毕业于吉林化校,经过十几年的摔打与历练,经过醚化项目淬火提升,年轻的一代也在厂办集体企业的发展中茁壮成长。

9月18日,王博一早就到了锦江厂,径直走进醚化车间。

整洁的环境,喜悦的气氛,再加上阳光明媚,秋高气爽,醚化装置灵气十足地展示着她的生机与风采,足以让每一位建设者感到“功成名就”,喜笑颜开。

“好哇,漂亮,这分明就是咱北方员工的一部作品。”王博走进醚化车间大院,望着银光闪烁的装置,真的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他情不自禁地生发出一顿感慨。

9点19分,宽敞明亮的中央控制室,锦江生产副厂长李文臣向工程建设总指挥报告:开车准备就绪!

王博下达“开车”令。

车间主任杨劲松拿着对讲机呼叫现场操作员:启动P-501P-502,向系统进料!

平静的现场依然那么平静。但4个电脑显示屏上一组组跳动的数据,向现场传递着生产进行时不断变化的状态。

15点50分打通流程。

晚上2120分,出产品,化验合格。

王博、李伟终于做了一次深呼吸:“当年立项,当年设计,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创效”的目标实现了。

在成功的喜悦时刻,李伟特意到高翔的办公室坐了坐。对这位功不可没的老大姐、高级工程师,他没有忘记送上特别的感激:“有你,不一定有这个项目;但是,如果没有你,一定没有这个项目。”

一句话,足够了。

厂长的定位与评价,让沉稳平静的高翔心潮澎湃。

李伟厂长交给她一项新使命:大连的MTBE项目比咱家的先进,你带人过去考察一下。创新,发展,是企业的永恒主题。

肩负新使命的老大姐出发了。

10月27日,北方公司召开醚化项目建设总结表彰大会。

面对劳苦功高的建设者、管理者、操作者,面对为了这个项目操心、出力的上级领导、上级部门,李伟用深深地鞠躬,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他说:投资1.3亿元的醚化项目,在当今并不是很大、很了不起的工程,但对我们集体企业,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合作。从编制项目报告,到竣工投产,我们经受了一次考试。在给企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效能力的同时,我们用脚踏实地的努力、用苦干实干的业绩,向世人证实,集体企业的管理干部、科技力量、广大员工,有素质、有能力,是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团队,适应市场经济、创新创造新常态,我们可以肩负重任,可以创造奇迹!

他对锦江的员工说:建一个工程不难,再苦再累也只是一年半载,真正的考验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管理和操作,我们要优化工艺,让这套先进装置达标达产,提质降耗,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在热烈的掌声中,王博经理表彰醚化项目创造了“四个一流”业绩:即安全最好,工程建设“零”事故;投资最低,节省资金3000万元;速度最快,提前33天建成投产;质量最优,一次开车成功。他特别提到李伟,表扬李伟:“到任不满一个月,就以极强的发展敏锐性,迅速把轻汽油醚化项目落到了实处。”“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在项目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赞扬并感谢醚化项目的建设者、管理者团队,用辛勤的汗水丰满了“北方精神”,创造了厂办集体企业成长进行时的新纪录,历史将给你们记下“同是吉化人,共创吉化业”完美隆重的一笔。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637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387.html

(0)
上一篇 2022-04-20
下一篇 2022-04-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