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了《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称《规划》),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化工新材料、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强化危化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工园区建设、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国际合作等八项主要任务。
《规划》预测,“十三五”期间,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习惯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十三五”期间,石化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取得重大进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石化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年均将增长8%,销售利润率小幅提高,2020年将达到4.9%。“十三五”末,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3%,万元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30%以上。
行业发展面临环境复杂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表示,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防军工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推动石化和化学工业由大变强,指导行业持续科学健康发展,编制《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作为“十三五”时期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迈入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严峻复杂,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相互交织,增长潜力和下行压力同时并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艰难缓慢,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美国大规模开发页岩气、页岩油,伊朗重返国际原油市场,化石能源替代技术快速发展给国际油价回升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中东、北美等低成本油气资源产地的石化产能陆续投产,全球石化产品市场重心进一步向东亚和南亚地区转移,部分石化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从国内看,“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为石化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消费需求个性化、高端化转变,亟须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石化和化学工业进入新的增长动力孕育和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并存的转型阶段,行业发展的安全环保压力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推动我国由石化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规划》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行动纲领,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行业特点,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坚持创新驱动、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和开放合作的发展原则。
确立五个目标
“十三五”期间,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习惯由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品。综合应用弹性系数法、消费强度法、专家经验法,预测了代表性石化化工产品消费量。潘爱华表示,在此基础上,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结合石化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提出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两化融合等五个目标。
销售利润率提至4.9%
工业增速目标。按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石化化工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石油加工三部分。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占行业经济总量的76%,石油加工占2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与GDP的弹性系数为1.46。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预测的GDP增长率计算,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与橡胶制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约9.8%。
石油加工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与原油加工量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1。2015年,我国原油加工量约为5.2亿吨,预计2020年将达到6.2亿吨左右,年均增长3.5%。因此,石油加工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5%。综合考虑上述两部分增速,《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石化化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的目标,较“十二五”降低1.4个百分点。
发展效益目标方面,经研究,《规划》选用销售利润率这一指标表征行业发展效益,从2015年的4.6%提高到2020年的4.9%。
提高原(材)料保障力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传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环境友好型农药产量从2015年的60%提高到2020年的70%以上,新型肥料的比重从10%提升到30%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世界级化工园区和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行业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完善协同创新体系
“十二五”末,我国科研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占1%左右,预计“十三五”期间科技投入会有所加大、比例可提高到1.2%左右。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在重点领域建成一批国家和行业创新平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形成一批具有成长性的新经济增长点。
万元GDP能耗下降15%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万元GDP能耗下降1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用水量下降23%的目标。在“十三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一方面要推广节能技术、二氧化碳减排和捕集利用技术以及节能和中水回用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预计可实现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8%,单位GDP水耗减少23%的目标,节能降耗幅度与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基本相当。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总量降低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15%的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石化化工行业相关排放标准在2015年进行了修订,按照新的排放标准,单位产品的减排幅度较大。“十三五”期间,通过严格执行新的排放标准,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治理技术,石化和化学工业可以完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降低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15%的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减排幅度保持一致。
企业信息化集成比达35%
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信息化综合集成的企业比例达到35%。石化化工智能工厂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在石化、煤化工、轮胎、化肥等领域建成一批石化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建设若干智慧化工园区,开展石化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试点。
八项任务十个专栏作抓手
潘爱华重点解读了《规划》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为明确《规划》实施路径,将《规划》目标分解为八项主要任务,并相应提出了十个专栏,以此作为《规划》实施的抓手。八项重点任务分别是: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联盟,在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现代煤化工等重点领域建成国家和行业创新平台,支持开展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加快化工新材料等新产品的应用技术开发,培育新产品市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应开辟了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及方向专栏,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石化和化学工业重点突破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二是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探索建立落后产能法制化、市场化退出机制,推动落后和低效产能退出。利用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装置,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拓传统产品应用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量。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国际知名品牌。整合优化生产服务系统,为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相应开辟了传统化工提质增效工程、农用化学品优化升级工程和绿色发展工程三个专栏,明确提出氯碱、电石、染料、涂料、化肥、农药等重点子行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
三是发展化工新材料。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适应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稳定、减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加快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橡胶、石墨烯等高端产品。提升为电子信息及新能源产业配套的电子化学品工艺技术水平。发展用于水处理、传统工艺改造以及新能源用功能性膜材料。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相应开辟化工新材料创新发展工程专栏,分别提出了工程塑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等领域重点开发的产品和技术。
四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建立石化和化学工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标准应用体系,加快智能工厂和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智慧物流应用,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培育石化和化学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面向石化生产全过程、全业务链的智能协同体系。建立健全化肥等生产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积极开展“互联网+农资”活动。
相应开辟石化化工智能制造工程专栏,对完善标准应用体系、开展智能工厂示范、促进工业互联网开发与应用、培育智慧物流和电子商务等工作进一步细化。
五是强化危化品安全管理。优化危险化学品规划与布局,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加快淘汰高风险产品及工艺,提高危险工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建立全产业链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启动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
相应开辟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程专栏,提出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智能化改造、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实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等工作的实施路径。
六是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加强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布局化工园区。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开展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支持化工园区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
相应开辟化工园区改造提升工程专栏,提出化工园区改造提升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
七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加快现有乙烯装置升级改造,优化原料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芳烃项目建设,弥补供应短板。在中西部符合资源环境条件地区,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升级示范。
相应开辟基础产品强化保障工程专栏,为烯烃、芳烃、有机原料等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八是扩大国际合作。深入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推进油气资源开发、北美页岩气制甲醇和乙烯及下游衍生物、钾肥和轮胎生产基地建设。鼓励骨干企业通过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获得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生产技术。加快国内优势产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开拓新兴市场。加大石化化工技术装备国际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国产技术装备“走出去”,加快工程服务输出。
相应开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工程专栏,提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资源合作、技术合作的工作重点。
五举措保障实施
为确保目标实现,《规划》共提出了五条保障措施。
完善产业政策。研究编制相关行业规范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环保、产品标准体系,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行业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安全、环保、质量、节能等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逃避缴纳税款等行为,维护公平市场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石油、天然气、危险化学品监管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实施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建立重点领域产业联盟,促进化工新材料上下游合作。研究制定支持化工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的保险补偿机制;推动地方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放管服”改革。
加大政策扶持。推进银企对接和产融合作,继续利用现有专项资金渠道(专项、基金等),对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工作予以支持。适时研究调整石化化工产品进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及加工贸易政策。加大石化化工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实施。各地区和中央企业发展规划应与本规划做好衔接,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并适时委托第三方开展规划中期评估,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行业综合实力得到增强,主要产品保障能力逐步增强,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国际合作成果显著。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甲醇、化肥、农药、氯碱、轮胎、无机原料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736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