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国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面对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面对国家发展优势和现实约束提出的发展新战略,是关系我国发展前途的重大谋划,为“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指南与引领。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产业、基础原材料产业和支柱产业,站在即将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门槛上,如何构建符合行业实际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在建设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新征程中实现新跨越,是当今一代石油和化工人必须认真回答的时代课题。万华化学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化工行业创新型领头羊企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解决老百姓穿鞋问题到成为新材料王者,从立足国内到走向世界,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万华化学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拥有MDI、TDI、ADI全系列异氰酸酯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了包括国内国外五大产业基地, MDI、ADI和特种胺系列产品的产能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均居世界前列,在实践中积累了以创新为动力,国内国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丰富经验。在编制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过程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以构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主题,对万华化学进行了专题调研。
识变、应变、求变——万华化学提出“三个意识”
在外界看来,成立于1978年,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而行的万华化学,仅用40年就成长为国内新材料领军企业、国际新材料领域的有力竞争者,创造了中国化工企业发展的奇迹,已经功成名就,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目前万华化学的资产总额过千亿元,是1998年公司体制改革时的717倍,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80.5亿元,净利润101.3亿元,已连续三年净利润过百亿元,形成了产业链高度整合、生产高度一体化的聚氨酯(MDI、TDI、聚醚多元醇等)、石化(丙烯酸及酯、环氧丙烷等)、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水性PUD、PA乳液、TPU、ADI系列等)三大产业集群。万华化学已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化工企业50强,2020年排名第32位。
与外界的乐观态度不同,万华化学的高层有着强烈的危机感。他们看到的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造成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抬头、企业管理上的差距,技术创新的巨大压力,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都对万华化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明确指出,万华化学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每位员工都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奋斗意识、发展意识“三个意识”,与先进企业对标,向先进企业看齐,苦练内功、深挖潜力、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在新的发展阶段再造一个新万华。
首先要具有风险意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新冠疫情迅速被控制,取得了战略性重大成果,走到了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率先实现“V”型反弹,第二季度明显好于第一季度,现在看三季度将又明显好于二季度,社会上以及万华内部乐观情绪比较浓厚,有的甚至认为新冠疫情影响很快就过去。事实上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特别是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下,这场人类前所未遇的公共卫生危机进一步推波助澜,使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复杂多变,面临的挑战更多、更加严峻,中国企业特别是“走出去”企业、高技术企业必将遭遇到更多困难,甚至是遭到方方面面的打压。万华化学上上下下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始终要不忘初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科学系统地做好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构建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新的发展成绩。
其次要具有奋斗意识。四十多年如一日的奋斗成就了万华化学的今天,从MDI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受制于人到引领同行,从求生存到谋发展,从国内走向国际,万华化学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万华人没有被困难与挑战吓倒,而是卧薪尝胆、砥砺奋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自主创新,攻克了一项又一项核心技术,打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藩篱,实现了向国际化创新型企业的华丽转变。廖增太董事长不无忧虑的提到:“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不需要再像过去一样奋斗努力的意识在干部职工中不同程度存在。现在企业组织机构健全了,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但由于人才队伍扩展很快,国内总人数已达到1万2千人,仅今年通过校招、社招人才约2200人,许多干部职工对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缺乏理解与认同,进取精神和意志衰退,这对万华来说十分危险,难以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他还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每一位万华人都具备了奋斗意识,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要具有发展意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竞争对手都在加紧技术更新迭代,努力向更高端迈进,中国的石化企业稍微进展缓慢一点就可能掉队,甚至被对手甩开,没有追赶的机会。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万华化学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主动与恒力等大型民营企业进行对标,勇于承认在项目建设速度等方面具有较大差距,提出未来追赶的目标。万华化学管理层认为,是否具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能否保持创业过程中那种发展意识、那么一股子韧劲,是万华化学能否保持成功的关键,才能够使万华化学走在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轨道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万华化学正是准确把握了当前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在谋划“十四五”发展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意识”,既是万华化学管理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结果,也是万华化学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战略选择。
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
万华化学常务副总裁华卫琦认为,万华化学发展MDI产业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市场需求的持续升级,从鞋类、冰箱、家居、建筑、汽车、网络、电子产品直到3D打印,中国市场对MDI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直接刺激了国内外厂商的投资;另一方面,万华化学为满足需求也在不断创新,实现技术的升级迭代,产能与效率都在扩大,提升了MDI产品供给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同时也通过创新开发了新的MDI应用领域,引导和创造了部分市场需求,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比如,针对传统沥青翻新路面使用寿命仅3~5年的问题,万华化学将利用聚氨酯材料实现路面寿命可达5~15年、抗车辙性能达到沥青路面的20倍,正在大力推动在道路新路面铺装和再生沥青碎石路面铺装的应用。
一是依托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因为人民太需要了。” 40年前的中国,为了解决老百姓能够穿上皮鞋的问题,中央领导专门作出批示,拿出约占当年全国财政千分之四的财政资金,从国外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生产装置支持万华。此后10年,万华化学累计为2亿双合成革皮鞋提供原料,相当于提供全国皮鞋原料的四分之一。中国老百姓实现了从“穿布鞋”到“穿皮鞋”的历史跨越。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MDI市场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在面对外国技术封锁和自身发展瓶颈,国外产品大量涌入的情况下,万华化学毅然决然作出改革体制机制、依靠自主创新,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艰辛探索——从立足MDI产业到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MDI、TDI、ADI全系列异氰酸酯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万华化学的主导产品MDI产能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均居世界第一,ADI和特种胺系列产品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二、亚太第一。万华目前已构建产业链高度整合、生产高度一体化的聚氨酯(MDI、TDI、聚醚多元醇等)、石化(丙烯酸及酯、环氧丙烷等)、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水性PUD、PA乳液、TPU、ADI系列等)三大产业集群。
“万华化学的发展都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制定发展战略,从而满足不同时期消费层级的需求。回首万华化学走过来的四十多年,人们认为万华化学之所以做的还不错的原因就是万华化学能够灵活地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作出前瞻性判断。”正如廖增太董事长所讲,万华化学正是通过准确识变,根据不同阶段消费的牵引作用不断提高供需双方适配性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之道。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给水平。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次尝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被拒后,万华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他们意识到,最重要的是要培育自己的技术研发能力,因此决定“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第一核心竞争力来培育”。
为了激励人才大胆创新,1999年5月,公司出台了《万华技术创新奖励办法》,给取得重大成果的研发人员以重奖,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随着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日益完善,不断激励他们更积极地攻克关键技术、关键工艺上的难题,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新突破。烟台万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万华实施全员荐才和伯乐奖,提倡“终身学习,学以致用”,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内外结合”聘请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为发展战略顾问,建立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科研人员薪酬体系,建立了与公司行政职务对等的研发人员职级晋升体系。目前,万华化学拥有科研人员约2700名,其中18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1100余人拥有硕士学位,还拥有各类高层次技术人才约150余人。他们还建有全球研发基地6个、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规划容纳3000多科研人员的烟台磁山全球研发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从没有核心技术、数年不能达产,到走出一条再创新直至自主创新的道路,万华化学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已由单一的MDI产品系列,打造成为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以及进一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的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世界级难度的IP-IPN-IPDA-IPDI产业链全线贯通,自主开发的碳四法MMA、PC、SAP、PMMA、TBA脱水、CWAO、TDI加合物、DIB、MIBK等新产品工业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实现了产品链纵横向延伸、拓展和交叉,极大丰富万华产品品种。
三是突破产业国内循环的堵点、断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消费市场,国内需求始终是中国化工企业立足点。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都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9年每千人汽车拥有量美国为837辆、德国589辆、日本591辆,甚至一些亚洲国家如马来西亚为433辆,而中国仅173辆,可以说国内市场潜力依旧巨大,近期家电、冷链、汽车等主要下游行业的表现以及升级与换代也给公司增添了信心。
围绕国内大循环,万华化学将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疏通影响国内大循环的瓶颈,挖掘下游的市场增长潜力,加大聚氨酯在建筑保温、路面材料、人造板等新应用领域的开发力度,持续推进磁山研发平台的建设,突破间歇界面光气化、酯交换聚合等核心工艺,开发硅共聚、高折射、生物基等高端特种PC制造技术;围绕PBAT和聚乳酸两种可降解塑料产品,开展原料、技术、性能三位一体的研究,“十四五”期间,实现万吨级PBAT和PLA的产业化;突破乙烯齐聚高性能催化剂、POE催化剂、齐聚/POE反应器工程放大以及POE脱挥技术等,形成乙烯齐聚制辛烯-1、乙烯/辛烯-1共聚制POE成套工程化技术。
今天的万华,各种支持员工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激励措施越来越多。让员工能够持续汲取知识、培育万华人才的万华大学在磁山总部拔地而起。创新的火种从点燃一直燃烧,推动万华化学持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不断打通因技术受制于人而形成堵点、断点,国内循环良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万华烟台工业园时说:“回顾你们的发展历程,一路走得很好,虽然是一个艰辛创业之路,但是很成功。之所以取得成功,我的一个体会就是走了自主创新之路,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一以贯之,朝着你们既定的目标奋勇直前。”
坚持全球化布局打造开放共赢的双循环
2011年1月,万华斥资12.6亿欧元收购了匈牙利最大的化工企业——宝思德化学(BC公司),实现了从中国万华向全球万华的转变。万华通过近十年的技术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和文化融合,BC公司的产能、销售收入、利润得到大幅提升,2014年实现扭亏为盈,近五年累计净利润超过11.5亿欧元,现已成为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化工公司。通过在欧洲的战略布局,实现了全球战略平衡,强化了持续盈利能力,万华对BC公司的成功收购和整合成为了中国企业跨国收购的典范。“目前,中国化工行业‘走出去’是远远不够的,在国外设厂生产的企业与园区还很少,而且化工所需的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盐、白糖等原料进口依存度都比较大,国际市场对化解国内过剩产能也十分重要,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意义重大,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急需破题。”廖增太董事长对国际循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当前,全球化工产业发展呈现周期性、原料来源多元化、下游需求高端化、发展模式趋于规模化和一体化、产业集群逐步向上游原料和下游市场靠拢的特点。化工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既可以利用全球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为自身更好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又可以通过海外投资建设实现补链、强链,提升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带动中国企业及相关产业全球资源聚集化集群式发展,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寻找“走出去”优质合作伙伴,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和技术互补优势,是万华化学留给我们的又一个深刻印象。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经嵌入全球产业链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个大背景下,要进一步提高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水平,产业要向中高端攀升,要提高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些都需要尽可能地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吸引聚集优质资源。
万华化学认为,只有把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趋势,科学谋划全球化布局,因“链”施策,顺势而为,抱团取暖,上下游协同“走出去”开展合作,多维度构建合作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才能形成供给与需求的国内国际良性循环。在新一轮全球化布局中,着力发挥匈牙利BC基地的欧洲桥头堡作用,努力把BC生产基地建设成为欧洲最具竞争力的MDI/TDI制造基地;持续寻找符合公司战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的收购兼并,着手研究东南亚、欧美投资规划,优化全球物流,努力搭建全球贸易链,提高海外运营的获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万华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分量和份额。万华化学再三重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讲话精神。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正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展望未来,万华化学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脚步,早日实现进入全球化工十强和成为世界一流的500强企业的目标,推动中国化工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高值化的方向发展,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思考与建议
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实提高对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认识水平。新形势下,党中央作出的这一战略决策不是简单地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而中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不是因个别国家企图与我脱钩、对我围堵而被动地内敛收缩,而是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中央作出的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切实提高认识水平,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努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迈出建设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坚实步伐。
二是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畅通国内循环的关键就是要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要求,打通阻碍行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在新冠疫情冲击和市场需求下滑的双重打击下,产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特别是市场需求旺盛的高端聚烯烃、专用树脂、特种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等,国内市场长期供给不足,有的甚至严重依赖进口。2019年全行业贸易逆差达2683亿美元,其中合成树脂进口量增加12.4%,聚乙烯增长18.8%,聚丙烯增长6.4%,聚苯乙烯增长13.6%,聚碳增长12.8%,农药进口量增长14%,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等高端化工产品的进口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一现实矛盾,充分说明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匹配的短板更加尖锐,国内有序顺畅的循环体系尚未形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子必须加快。
三是把科技创新作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主要驱动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彻底告别过去那种主要靠引进技术、模仿发展的模式,通过聚焦、倒逼、集中攻关的方式,在高端技术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从而补链强链,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善的产业体系。万华化学成功告诉我们,石化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发力,大力发展高性能、高端产品制备技术,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广一批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攻克一批颠覆性、制高点技术,提高科技投入强度,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补短板”“强基础”上不断发力,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满足我国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才能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四是加强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储备。万华化学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把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完善企业内部人才管理体制,用体制机制培养和留用人才。着眼于未来发展吸引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不断激发和鼓励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干事热情。要加快化工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加强化工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推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形成企业内部常态化、机制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提升行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人才的专业化素质。
五是在更高层次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运行的保障。作为占全球化学品市场40%的石化大国,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更多企业到中国投资设厂,发挥外资企业在补链延链强链中的作用。积极主动为外资企业做好服务,提振企业家信心,协助畅通运输渠道,加强用工服务保障,保障外企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站在国内外历史性变革的交汇点上,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这一全球性公共产品的作用,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深层次合作。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走向更高水平开放,必将对全球石化产业产生持续的正向外溢,推动全球石化产业走出新冠疫情带来的历史性困局。
调研组成员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 傅向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政策研究室(新闻办)主任 薛学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 张同飞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市场部主任 祝 昉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装备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处长 王翊民
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题调研组
(转公众号“中国化工报”)
http://www.chinacem.net/info.asp?id=1237
原创文章,作者:化工管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cem.net/2110.html